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章、祸不旋踵
是勋背诵的这四句诗,本名《赋得古草原送别》,在前一世那是家喻hu晓、妇孺皆知啊。即便两三岁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父母若不教他背诵古诗还则罢了,否则这四句是必学的。
此诗的作者本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据说是他十六岁应考时的习作——是勋记不清楚juti年龄了,所以往自己shen上安的时候就小了六岁,假装自己有写诗的天赋,是个神童。此诗为五言律诗,本来后面还有四句:“远芳侵古dao,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不过前四句说个十岁的孩子能写,还有人信,后四句相对文辞典雅、情gan真挚,就算神童,也得高小以后才可能作得chu来。
终究诗中寓义,即便孩子想不到,也可能是大人教他的,但诗中情gan,非切shenti会者不能为之。况且后四句的文辞,非久经磨砺、反复推敲亦不能为也——所以是勋干脆给舍掉了。
再说了,他要说的dao理全都隐han在前四句里哪,gen本与后四句无关。
曹cao2听了是勋这四句诗,随口便诵dao:“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gen,勿使能zhi,则善者信矣…”这句话chu于《左传?隐公六年》,正是日后“斩草除gen”这个成语最早的来源。
是勋的态度很明确了,斩草不除gen,chun风chui又生。袁绍既已认怂,可能他就此一蹶不振,再难复兴。那么先放一放也无所谓;然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万一要再重新振作起来,利用幽州这最后的gen据地,收揽胡骑、积草屯粮,不定哪天重为朝廷之患,可该怎么办?
故而是勋是主张继续北上,犁ting扫闾,彻底平灭袁绍势力的,但是他不肯明说。反而借诗寓意,虽然没什么详细的分析,说服力更比旁人来得为qiang。曹cao2一捋胡须,正待即下决断,突然门外传报:“京城荀令君有书呈上。”
荀彧的信里说了两件事:一是最近大司农郑玄连日cao2劳,不幸病倒,使得各地秋粮的征收和运输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因为关中动luan,西方的贡赋无法期待,而兖、豫、徐三州皆为平年,未必足够供应大军用到明岁chun耕。荀彧一则拍xiong脯表决心。自己殚jing1竭虑,也一定要为曹cao2解决了粮秣问题。同时也建议曹cao2,最好把战事控制在年底之前终结,则不致于涸泽而渔,对地方生产、国家财政造成太大的损害。
如此一来,曹cao2不禁又犹豫了,yan瞧着天se已黑,只好散会,等大家伙儿都琢磨清楚了,明日再议——终究这消息来得太过匆促,恐怕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把利弊琢磨透彻。
是勋告辞chu来,返回钜鹿城内暂居之chu1,刚抹了把脸,气还没chuan匀呢,突然门上来报:“许攸求见。”是勋闻言一愣,随即微笑起来:“许子远亦知yu说曹公,必先说我乎?”
倘若此番奉使前来,为袁绍请和的乃是荀谌,那么过来找自己本在情理之中——当然啦,荀谌已被曹军拿获,而就算没被拿获,肯定首先去找侄子荀攸——然而来的是许攸,他跟自己又没啥jiao情,干嘛突然间找上门来?不用问啊,这肯定是希望自己在曹cao2面前帮忙袁家说项。是勋并不妄自菲薄,他知dao如今军中,第一个能够影响曹cao2决议的是荀攸,第二个是郭嘉,第三才lun到自己,但架不住自己比那二位能说会dao啊“she2辩”技能一开,即可与荀、郭拉齐,甚至略略过之。所以许攸不去找荀文若,不去找郭奉孝,第一个就跑来找自己了。
终究许子远非普通袁氏使节也,他是曹cao2的故人,曹cao2还希望能够拉拢他、说降他,所以只是遣人监视而已,并不约束他在钜鹿城内的行动。许攸因而得以到chu1转悠——当然啦,军事重地是不让进的——打听了是勋所在,便连夜摸上门来。
是勋也ting好奇,许子远将何以说我耶?若是献上金帛,自己可不会假清高,该收就收下,转过脸来jiao给曹cao2便是,而以曹cao2的个xing,估计会允许自己把钱留下——这倒是也ting不错啊。
于是亲自chu迎,把许攸让入室内。随便寒暄几句,许攸就问了:“我主请成于曹公,还须侍中向朝廷进言,宽赦我主之罪。”
他不提让是勋劝说曹cao2答应求和,即刻退兵,光说等你们退兵返回许都以后,你得帮忙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啊——还特意不唤是勋之字,反以名爵相称——仿佛和议已是板上定钉一般。是勋不动声se地答dao:“若我主许成,勋自然为幽州太平而上奏天子,请赦袁将军。然而我主未必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