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八章诛心之论(2/2)

啊呦,是勋心说我一个不小心,把话说得太过了,反而起到反效果啦…(未完待续。。)

韩馥确实是自己作死。首先他迎袁绍冀州就是作死;接着都官从事朱汉迎合袁绍的心意,威韩馥,还把韩馥儿给打断了,韩馥吓得跑去投了张邈,最后害怕张邈跟袁绍合谋收拾自己,脆跑厕所里用削竹简的小刀自杀了。朱汉得实在太过分,所以被袁绍逮起来死了,所以就表面而言,袁绍还真没拿韩馥怎么样,都是韩馥自己小心儿,钻了角尖儿。

沮授接着还说:“昔晋襄不杀三帅,先轸乃面唾之——授请死。”是勋摇:“先轸唾晋襄,非为不杀三帅,乃其释三帅也。固然,纵敌不祥,若卿肯降于我主,则非我敌也,何必求死?”

是勋始终注意着沮授的表情,心中不禁暗叹:果不我所料,这位老兄是多少有儿政治洁癖的,对于我的劝说而言,这就是他一大弱,可以由此突破。真要碰见个许攸之类没节的,肯定毫不动容——对那路货,你得跟他说利益,而不能跟他论德,可是德问题完全凭嘴说,利益就得曹开价啦,自己未必有那权限。

沮授一甩袖:“大将军又何有背于韩冀州?冀州乃自取死也!”

是勋心中暗笑。来了,来了,就知你会说“忠臣不二仕”之类的话,这我可早就把反驳的言辞给编排好啦——“吾闻辅曾仕韩冀州,为其别驾,并授骑都尉,有诸?”韩冀州是说韩馥,沮授是在灵帝时代举的茂才。担任过两任县令,然后就了韩馥幕啦——你说你不仕二主,那韩馥怎么算?你又不是一起家就跟的袁绍!

沮授闻言,然大怒,恨恨地一拍几案:“宏辅慎言,此诛心之论也,吾不闻!”说着话把脑袋一撇,再不瞧是勋一了。

惜卿之才,并恐大将军负拘贤、杀贤之恶名耳。”是勋说我也是一样啊:“勋亦惜辅之才,并恐我主曹司空枉负杀贤之名也。”

沮授苦笑:“吾闻忠臣不二仕,授安敢有降意?宏辅若我。则速我死可也。不必劝我降也。”

耿武、闵纯都是韩馥的下,反对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可惜韩馥猪油蒙了心,不肯听从。等到袁绍占了冀州,韩馥从事十数人皆弃官而去,只有耿、闵二人格比较暴烈,还抄着武打算驱赶袁绍,结果被袁绍所擒,命田丰杀之。这俩也是沮授的老情了,沮授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很不以为然的,但同时也不得不敬佩其忠耿之节。是勋若说二人不明大势,沮授不会有反应,是勋开说“皆叛匪也”,沮授听了就不大兴——可是不兴归不兴,却也无辞反驳。

然而说黑作白,本就是是勋的项啊,他当即冷笑:“若袁将军真敬韩冀州,朱汉焉敢相欺?若袁将军无忌韩冀州,岂能纵之以投张邈?如人饮,冷自知,袁将军何以待韩冀州,唯冀州心知尔。”韩馥为啥怕袁绍迫害他?完全是杯弓蛇影,犯了迫害妄想症吗?你真能够明了袁绍所有小样,真能理解韩馥所受到的压力吗?

沮授说那不一样啊——“昔袁、曹为友,今则敌我,曹司空擒敌将而斩,理之常也,孰云杀贤?”在原本的历史上,曹一辈杀了很多人,每遭后世唾骂,但独独杀陈,杀沮授,后人虽觉可惜,却没人因此而咒骂曹。为什么呢?因为一来双方本为敌对关系,二来曹不是没劝过降啊,你们不降,那才只好杀了,这不是曹的错啊。

好,咱继续跟沮授讲德。当下轻声而叹:“惜乎耿武,痛哉闵纯,以为袁将军必不容韩冀州也。未知韩冀州之遇难,九泉之下,何以相对?又不知异日袁将军不寿,又将何以面对韩冀州?”

“袁将军杀人,何必亲自动手,以负害贤之名?”说不定一环扣一环,那正是袁绍预谋已久的计哪。

是勋心说算了吧老兄。若论起天下大势、战阵策谋来,我肯定不是你的对手,要是讲德问题嘛…过两年我说不定能翻过项、刘之案来,说刘是篡楚你信不信?当下淡淡一笑,给了沮授当:“如此说来,耿武、闵纯,皆叛匪耳。”沮授倒也沉稳,不过略略变了一下脸而已。

沮授闻言,不禁莞尔:“宏辅果能言者也…”笑完了突然一板脸:“韩冀州如何与大将军相比?其素恇怯,非能安冀州者也。况大将军之于韩冀州,非力取之,乃揖让之,自与今日时势不同。”袁绍又不跟今天的曹似的,亲率大军去抢韩馥的基业,本就是韩馥拱手把冀州让给他的啊。那么我从韩馥手下转到袁绍手下,就不能算是投降、背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