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章谋刺之谜(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八章、谋刺之谜

孔rong给曹cao2的这封信,是曹cao2离开许都以后写的,那时候他还不知dao曹军能够一路杀到邺城城下,光知dao曹cao2在白ma打算渡河,袁军似无阻挠之意。他信中的主要意思,就是劝曹cao2停止动兵,不要再讨伐袁绍。

在原本的历史上,孔rong就是反对攻打袁绍的,但主要是害怕袁绍势力太大,难以相抗,他跟荀彧说:“绍地广兵qiang;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pei、逄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结果被荀彧给驳了。而在这条时间线上,袁绍就没有那么qiang,或者不如说,曹cao2没有那么弱,故而孔rong这zhong话也就chu不了口。

而且孔rong跟袁绍是有仇的,当年他在北海当国相(后废国,为郡守)当得好好的,谁想袁谭就杀过来了,生把他给赶去了许都。而且袁绍跟杨彪、梁绍、孔rong等朝官有仇,双方还和睦的时候,曾经多次派人到许都来暗示曹cao2,把这仨家伙砍了算了,遭到了曹cao2的婉拒。

但是终究pigu决定脑袋,孔rong站在世家大族的立场上,不希望曹cao2bi1迫袁绍过甚,所以官渡之战以后,他就多次以百姓希望安定、士兵不想打仗为理由,劝说曹cao2放袁绍一ma。他认为只要朝廷明彰袁绍之罪,勒令各郡国守相赶jin表态,就能使袁家势力崩溃,到时候袁绍便不得不亲赴许都请罪了。

因为孔rong虽然跟袁绍不对付,但袁氏集团不是袁绍一个人的,袁绍本shen代表了河北广大世家大族的利益。这些大族跟孔rong也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倘若兵戈一兴。袁家固然要完。这些依附袁氏的世家大族也没有好果子吃——以曹cao2的一贯行事风格,可不会只诛首恶,允许他们华丽转shen的——所以希望咱还是以政治分化、外jiao拉拢为主,别轻易动刀动枪的,免得玉石俱焚。

孔rong对刘表的态度也是如此,他希望朝廷隐瞒刘表郊祭天地之恶,别到chu1宣扬,表面上说是为了维持刘姓宗室的ti面。保障朝廷的威信,其实是不想对荆襄的世家大族下狠手。要是把曹cao2换成袁绍,他可能就不会这么劝啦,因为袁绍本人就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但曹cao2不是,而且曹cao2近几年的行事风格虽然比兖州时代有所缓和,但还是憋着劲儿要打击世家大族——我不再跟杀边让那样ying挑你们的错了,但你们也谨慎点儿,别错大发了让我揪住,则我绝不轻饶——孔rong对此是瞧得很清楚的。

所以此番chu征之前。他就曾经多次委婉地劝说过曹cao2,说袁绍战败。已不足为患,何必劳民伤财再动刀兵呢?你派是宏辅等能言善辩之士跑河北各郡国去游说一下,说不定袁家直接就垮了,岂不是好?

曹cao2对这zhongpi话当然是嗤之以鼻。一方面袁家那么大的势力,你不去狠狠推他一把,怎么可能自己垮掉?河北地方广袤、hu口繁盛,要是不连chu重拳,说不定哪天袁绍就缓过劲儿来了。另方面我就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沉重打击一下河北的世家大族啊,说不定还把自己shen边儿那些世家大族,找个跟袁家挂靠的机会,也给小小收拾一下——比方说弘农杨氏——怎能等着他们自己想通了,主动投靠过来?那不是没有借口了吗?

所以曹cao2拒绝了孔rong的请求,还派荀彧等人去当面驳斥孔rong的妄想。但是孔rong不死心,这不又写信过来了——他说袁家四世三公,本为朝廷柱石,一朝踏歪行错,应该允许他幡然悔悟,朝廷当以德化之,不当以兵伐之。同时还说,自己刚得到消息,江东孙策又有挥师渡江,袭击许都之意,孙策枭獍之心,不服王化,那才是朝廷的大敌,希望曹cao2以攻河北之军,掉tou去打江东。

在对待世家大族的问题上,孙策比曹cao2更激进,纯以武力压服,不听话就砍——孔rong要是在江东,这会儿脑袋就已经掉了无数回啦。所以同为割据诸侯,孔rong同情袁绍、刘表,独独容不下孙策。

是勋把信读完,真是哭笑不得。曹cao2还要当面问:“宏辅以为文举所言如何?”是勋有点儿尴尬地回复dao:“勋之叔父,昔仕孔公,勋为晚辈,不宜口dao尊长之恶…”我就不方便直接说孔rong的坏话啊——“然先南后北之策,绝不可行。会当先伐袁绍,待河北平定,再取江东。况水师初建,安有渡江之力?”

说到这儿,他突然脑jin一转,干脆把话题给远远扯开:“孔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