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河北棱堡(2/2)

但是登而望之后,他不禁又有些疑惑,用手一指城上每隔一百步就一个的,突于城堞之外的小木房,问旁的贾诩:“勋前次来,不见有此,此何也?”

面对这样的城墙,蚁附必难——该怎么办呢?是勋不禁陷了沉思之中。他回忆前世所读过的史书,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是怎样攻克了邺城的?哦,首先,曹在城外挖掘长壕,引漳河,隔绝了内外联系,然后摧垮袁尚的破围兵,极大地削弱了城内士气。终于在粮尽援绝以后,审荣献城…

只是…这年月的攻城械,也没法跟后世相比啊。

邺城本为魏郡的郡治,袁绍主后又多次扩建和增筑,规模宏大,甚至超过了新京许都,直旧都雒,曹家谋士们登橹远眺,全都不禁倒凉气。只有是勋不为所动——这城墙是啦,可是比得上自己前一世见过的西安古城墙吗?城池是大啦,可是比得上自己前一世见过的老北京城区吗?尤其这年月城墙多为土垒,只在城门附近以分烧砖加固,有何宏伟、固可言?

一皱眉,望向是勋:“明日即可攻城?军中无戏言!”(未完待续。。)

对于自己的攻来说是阻碍,对于审城来说也是阻碍,若在漳北、漳西开战,他想趁自己跟袁绍对决的时候突然城夹击,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从某意义上来说,这比在邺城南面的平原上决战,效果会更好。

安营已毕,就先召了是勋和刘晔过来,说:“卿等速备战,三日后便要攻城。”刘晔谏阻到:“我军初至,械未完,三日无乃太促乎?”是勋却微微一笑,说了相反的话:“审必料我三日后相攻也,何不明日即攻,其不意,或可得胜?”

他从楼橹上下来的时候,曹就已经把兵拉散开来,团团围住了邺城。邺城西、北两面都濒临漳,曹军在面上建起了浮桥,渡过漳立下分营垒。所谓包围,当然不可能真的把人全都撒开,手拉手的不通,除主攻方向外,只要能够立一些营垒,防堵敌军联络和逃逸即可。曹自然是把主攻方向摆在了不临的南、东两面,漳对岸的营垒数并不多,这也是示弱于敌,希望袁绍一时昏了,会率军去奇袭那支队,自己就可以挥动主力经浮桥过河,去跟袁绍主力决战。

是勋微微撇了撇嘴,心说这条计我先留着,以后视战局的发展,若情况符合,再给曹献上吧,现在…还是别提为好。

他上一回被荀谌带到邺城来的时候,光看到城上四角有楼了,如今却密密麻麻地新搭了很多临时建筑,其中便于士卒歇息的小屋和箭橹,他一瞧就知啥用的,但那些木房又是what了?

方,距城里许,扎下营寨。

仔细想想也是,这年月大城在城门外往往还建有瓮城,呈方形或半圆形,突于平整的城墙之外,使得城门两侧可以一定程度上达成叉火力的效果,古人既然明白这功能,怎会不大加利用呢?还真是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啊!

贾诩回答他说:“此楼突于城堞之外,三面开孔,可叉相,锁闭城墙也。”

是勋一边听他解释,一边又仔细观察了好半天,这才终于恍然大悟,不禁大吃一惊——这、这跟棱堡是相同的原理啊!中世纪的棱堡在城墙上造很多凹面来,除分死角外,攻击任一都会使攻方暴在超过两个面前,守方可以通过叉火力给予多重打击。是勋记得某本穿越小说当中,主角回到古代以后就在边境线上大造棱堡来着,他可没想到,敢情这智慧古人早就有啊。这木房固程度而言,自然比不上棱堡本,但可能达成的防御效果是相同的,而且遇警则建,无警则拆,不必要在建城的时候就预先设置,更比正式的棱堡省了无数的工料!

这招儿可以用于今日吗?似乎并不怎么合适啊。挖壕是件大工程,很容易遭到阻挠和破坏,所以在原本的历史上,曹就是先浅浅地挖,瞧得城上的审直冷笑,完全不当回事儿,这才能够一夜之间增添人手,快速完成。可是如今袁绍大军就在四十里外,要是闻讯突然杀至,正忙着挖壕的曹军就可能瞬间崩溃。原本的历史上,袁尚所不如今天的袁绍,而且背后还有袁谭牵制,所以曹才敢赌这么一把,在这条时间线上,起码这时候还赌不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