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谋争为上(2/2)

是勋心说你光摆了一大堆废话,也不知是荀彧他们也没拿啥好主意来呢,还是你故意瞒着,不肯明白告诉我。荀彧、郭嘉还则罢了,在原本的历史上,据说荀攸给曹献过不少妙策,但都是暗中献的,也就钟繇听说过一两耳朵——“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想想自己也经常悄悄地给曹递话,请曹不要外,免得自己惹祸上,那么曹其他谋士的献计,也在情理之中啊。

说完北边儿的问题,是勋趁机作一转折,又把话题引向了南方:“河北实易平也,只恐江东孙策、荆州刘表再与之呼应,则我聚兵向北,则恐腹心罹祸,分而两御,则力必弱。未知荀令君、公达、奉孝等有何言?”咱先听听人的分析,再给曹递主意吧。

是勋说行,我找空跟郑玄说去,但是——“成其功,先善其人,所用得宜,可事半而工倍也。勋再请以鲁敬统筹此事。”

是勋笑:“卿之故友周公瑾,亦未必素习战者也…”这年月就不可能有啥读书人打小就会打仗,多会坐船不,还能下游泳而已,再说这技能也没学校可以去系统地学习——“然今坐拥百舟,虎踞柴桑,纵横江上。以敬之才,使赴庐江,乃访江上舟、江畔豪杰,料不必三载,师必成。”

国家财政,这时候是大司农郑玄在,固然目前朝廷勉可以行使权力的地区,绝大多数都直接控制在曹手里,曹通过截留,以及向朝廷申请,可以拿到超过七成的军费,但剩下三成,郑玄把得很严,轻易落不到曹手上。因而曹就说啦,你跟郑玄熟,能不能劝他再松松手呢?那么建师的初步经费不就有了吗?

是勋倒是也不藏私,:“且待朝命颁下,勋乃自有芹献。”(未完待续。。)

算了,还是说我的自己的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公奉讨不、芟夷群雄,自当后北而南。且待灭袁绍、平河北,乃可致力于南方。然北人善骑,南人善于舟楫,则刘表、孙策,虽力不能敌主公,若拒江而守,恐难遽下,若便轻,反易挫败。要当建舟船、成师,则长江天险,敌与我共也,乃可一鼓而定。然舟船非一日可能建成,江上练卒,非一日可能召聚。勋前自长沙归来,过庐江以访义,义亦有习练师之意,奈何工、粮皆乏,仓促难办。请主公熟思之。”

说好吧,你要觉得鲁敬能够担此重任,那我就试试看,即上表荐鲁肃为庐江太守,并且负责建设师,要是真能成的话,将来再命其为军都督。是勋闻言大喜,谢过了曹,转回就奔了鲁肃府上。鲁肃听是勋说起对自己的安排,也不欣喜,也不激,却皱着眉了好半晌,才缓缓地问:“吾亦不习战也,奈何?”

轻轻叹了气:“吾本先征刘表,但为公达、奉孝所阻。前宏辅往说张羡,使孱陵,以胁刘表之后,料今冬之前,荆州不足虑也。然孙策纵横江上,迫广陵,虽元龙才,终究兵寡,恐不能久御之也。宏辅有何良策?”

会主义面目非常显而易见,他最早就曾经煽动冀州刺史王芬谋叛,想要趁着灵帝北巡的时候加以劫持、废黜,而改立合侯,其后谋败,多亏袁绍的援救才得免罪。后来官渡之战,许攸在邺城的家人犯法,为审所拘,他没想着去找袁绍求情、告饶,反而瞧着袁军气势渐沮,无力继续,掉过去就降了曹。如今袁小曹大,估计许攸的心思也肯定开始活泛啦,若能把他拉拢过来,便足以与沮授相拮抗。

鲁肃微微一笑:“宏辅过誉了。然宏辅既有此志,又以为肃能当此任,料必有以教肃者也。”你自己要是毫无把握,也不会把这活儿揽到朋友上吧,有啥好主意就赶来吧。

闻言,一拍大:“非宏辅所言,吾几忘之矣。可即遣人密赴邺城,以说远。”是勋倒是不担心曹把这工作再到自己上,一方面他如今份贵重,这直薄敌阵的活儿不到他——为说许攸,结果折去一个是勋,那多不划算啊——另方面他跟许攸也不熟啊,曹肯定得找个双方的熟人去游说啊。

:“此意宏辅早有良言,然都中粮秣,亦勉敷用而已,奈何?”我不是不想造军啊,可我也拿不太多资来支援太史慈啊。说完这句话,他突然一皱眉:“宏辅与大司农有师生之谊,若能使郑公自太仓拨付,则或可济一时之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