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mo鬼之声(2/2)

倘若是柳氏或者卫氏,那便毫无顾忌了,可连铲除之也。这也是董氏敢于嫁祸卫氏的缘由所在——朝中只有一个卫觊为援,那又算得了什么?是勋真想,分分钟可将其扫平。

董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翌晨,秦谊率领郡兵,在闻喜县令的引导下包围了董家。预先董蒙所指,掘了真董勋的尸,持之相示。董氏家主攀墙而问:“太守族董氏耶?”秦宜禄就上冷冷一笑,回复:“董氏之罪,已上奏朝廷,三公其断!如今能使董氏之祀不绝者,唯是侍中也!”

ps: 战联一个老朋友也在起发书了,央告我帮忙宣传一下,我最近忙,还没来得及品尝…谁先看看品相如何?——义利三国 (书号3148472)

是勋的声音是那么柔和、沉,在此刻的董蒙听来,仿佛陷梦魇之中,得闻世外之响…只可惜这年月佛教才刚传,还不行,否则他大概会本能地想到:这难便是鬼诱惑世人的声音吗?

因为年纪轻、辈分低,董蒙还不能立刻接任家主,暂且由他一名向来不家中实务的半叔祖继任一族之长。

而言,他们却还不到这一——单个的世家本无法与王权、霸权相抗衡,更多的世家,则利益很难统一起来。

“今天下纷,汉室衰颓,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正仁人志士奋发之际,亦英雄壮士建功之时。而卿虽抱宏图远志,养至德殊才,却为家中老朽抑压,不得显扬于世,吾实为卿憾之…”

所以秦宜禄照是勋的吩咐,在答话里留了余地,董家还有路可走,自然不敢真跟官军相抗——这年月的世家大族瞧着烜赫,可要是朝中无人,还真没胆量暴力抗法。于是董蒙便在数十名是勋曲的卫护下返回家中,接着董家连续开了一日一夜的家族大会,最终商定的结果,长老们全数下台,献其中一人罪,此后即由董蒙主持家中事务。

所以是勋在没有真凭实据的前提下,固然收拾不了董家,但如今把董蒙在手中,有他的人证,那便并非难事啦。当然,董家与其他家族不同,祖上为儒家之圣,世代还与刘氏皇族联姻,为儒生和汉官的是勋,事不能绝,否则必遭议。

于是在是勋的引导下,董蒙迷迷糊糊地写下了整件事情的过程,并且签下姓名,下指印。当然啦,前因后果,关键之了微妙的修正——

当然啦,至于董家必须以捐输之名献的田宅、钱粮,那就比卫氏更要多三倍还不止…(未完待续。。)

总之,把董蒙给摘净了,非但无罪,抑且有功。而且他此前密斩董勋,一方面忠诚于朝廷,另方面也不使族中谋外扬,后不得已,才始告发,真忠于君而孝于亲之典范也。只可惜,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既然不能一脚把董家彻底踹翻,那还不如收自己掌握之中——前的董蒙,不就是个最好的枪手吗?董蒙有智慧,有野心,有怨气,更重要的是,如今他已经被自己揪住了小辫,轻易脱不得啦。一朝之臣,有忠有,一族之内亦然,而这董蒙,分明就是个的,大可以毒攻毒…

世家大族,广有田产、庄院,繁盛,即便突袭,其实也很难一网打尽,好在是勋本来就没打算把董家连铲起。大族本有家、壮丁无数,真要是执械相抗,没有成千上万的兵,还真未必能端得下来,所以是勋为了保证河东郡内的安定,也并不真想跟他们见仗。要是直接说:“董氏之罪,必族!”那就再无缓和的余地啦,起码闻喜县内便要大一场。

当日夜半,张既即率河东郡兵包围了卫氏本家,示以卫霄首级,及董蒙供词的副本。卫氏家主亲赴郡署请罪,并极言不预其谋,皆卫霄个人之所为也。是勋自称遇刺受惊,不肯见,只使门客王凌与之折冲,最终卫氏推了族内两个年轻人来当替罪羊,并献上田百顷、粮万斛,以资郡中所用,终于暂且撇清了关系。

董勋自去年逃离许都,来投河东董氏,族中长老商议过后,即将其藏匿于家中,董蒙并未参预此事。董氏暗通袁绍,使董勋刺杀太守是勋,即夺河东,以献并州幹。董蒙探得蛛丝迹,即密斩董勋。长老等计不能授,乃另募死士,与卫氏族中宵小卫霄同谋,借送油之机诱是勋,谋害之。董蒙得讯,乃亲往相救,并首告发族内之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