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孟门之山(2/2)

再说了,就目前而言,曹跟袁绍一样,都是军阀,谁还真能代表得了国家?

这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官渡大战之前,田丰、沮授给袁绍的主意。后世分析起来,这一战略谋划是相当明的,一方面大兵压境,威胁曹兖州腹心之地,同时“分遣骑,钞其边鄙”,迫使曹军疲于奔命,假以时日,双方的势力比将会拉得更开。

因而是勋写信给曹,说:“吾恐袁绍之谋,乃屯黎,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械,分遣骑,钞我边鄙,令我不得安,彼取其逸…”就抄史书上的成句,请曹一定要预加防范。

“师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后屯黎,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械,分遣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是勋心说加上郡内原本的机动兵力,那也才不过六、七千之数啊…算了,聊胜于无吧。于是即日发榜招兵,定额六千,为十二,分左右二军,以夏侯兰和孙汶任左右督。

ps: 今晚争取二更,请期待。顺便快月底了,求票啊!

所以是勋只能照张既的主张,平价去向大购粮,但问题郡府中的铜钱却也不多啊。虽说鼓励商业,但不是那么快就能见成效的,有什么生意可以快速来钱呢?是勋偶在临汾得见煤炭,这才不禁长长地舒了一气。

时光逝,很快便迎来了建安三年的腊月,是勋来到河东已然三月有余了,政务全都上了正轨,六千兵也皆募足,趁着农闲,与服役的土兵一起加训练。年关将近,他分外思念呆在许都的妻儿,曹淼等都有信来,报说家中一切安好,但他心里却总是不踏实——袁绍应该不会趁着年节发起突然攻吧?不知自己有没有机会回家过年呢?

随即掷笔长叹:估计元旦前后便会开仗,我肯定是回不了家,见不到亲人啦…

是勋接到来信,不禁背着手绕室徘徊,脑海中逐渐浮现一段话来:

想到这里,突然又没来由地一个冷战——“抄我边鄙”?正如昔日荀氏叔侄和郭嘉所言,曹家两大肋,一是琅邪,一是河东,袁绍想调动曹兵,使疲于奔命,好方便他在大后方冀州、幽州积攒实力,等待雷霆一击的机会,很可能就会派兵攻打二郡。要命了,这兵才刚开始练,倘若幹挥师杀来,那可如何是好啊?

正如张既所说:“府库之钱,一来自山林池泽所,二便来自于贸易…”山西是座宝库,地下矿藏无数,但除了铜、铁等有限的几以外,这年月的人们并不怎么知开发利用,而是勋也只是一介文科男而已,虽有地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却完全不懂得如何勘探、挖掘和利用矿藏。

于是是勋便派遣曾二狗返回壶山采煤。他在返回安邑以后,也立刻下令,今后各县官府打造铁,以及越冬取,全都换成烧煤,再以煤炭向各大和外郡易粮。仓曹掾戚喜回去摆了好几天的算筹,得结果,郡中以此收募兵,可多得四千人也。

腊日前一日,是勋接到来自司空府的通报,朝廷已经正式下达了对公孙瓒的赦令,随即袁绍遣使上奏,说既然冀州的战事终结,他将亲率大兵许,以卫护天。曹当然答复说你要来可以,带大兵就不必啦——随即写信给是勋等外镇将领,说瞧袁绍这意思,是要找借动兵了,卿等须得仔细。

在这条时间线上,曹的势力已经隐隐赶上了袁绍,加上公孙瓒并没有被彻底平灭,那么审、郭图等人“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众,以伐曹氏,譬若覆手”的话,也就很难台啦。袁绍自称将亲率大军前往许都,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借,就等着曹拒绝哪,便可“表曹氏隔我王路”,正式翻脸开战。

只可惜,这一切全都是悲摧的妄想。

东线有匈给挡着,北线可还空虚哪,不行,我必须得跑一趟蒲、北屈二县,一番实地勘察不可。(未完待续。。)

天幸被他发现了煤炭,这东西可有用啊!原本郡府和各富铸造铁,多用木炭,那玩意儿价贵不说,产量也不。要是能够换成煤炭,则既可省下烧炭的成本,又可外销别郡,一来一去的,必然能够赚得不少的收

手,愈不肯放手便愈有钱。”世家豪门中只有家族利益,并且只有短期利益,谁来你郡府如何,国家如何?有几个人会理解“无国则无家”的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