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章此新声也(2/2)

是勋本人是反对这说法的。“刺”在古文中本有多义,要是解释为“刺”,那据文意应该是扎下去了,焉有是理?要是解释为“暗杀”,则前面不应再有“密”字,而应更为“佯”字。再说了“风痹”不等于彻底痪,病人只是不良于行而已,要真是被人把剑比划到了上还一动不动,那这装得未免太假了,反而启人疑窦。

话说是勋前一世是汉末三国粉,但不是东汉粉,对于灵帝时代或者更往前的那些老官僚,还真没记住多少名字——当然赵岐算是一个。然而那位前京兆尹的名字,是勋确实是听说过的,更重要的是,这位老兄的几个儿,那名字就更熟,简直如雷贯耳啊。

所以后来有人就琢磨啊,仲达先生要真是这么人前人后都一样地连装七年病,一直躺着,理论上应该会得褥疮…

的西方三郡——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尹、以陵为中心的左冯翊和以槐里为中心的右扶风。其中京兆之地乃汉故都之所在,所以曾经长年担任京兆尹的人,肯定对是勋此行是大有裨益啊,关之前,就先得去访他。

家跟曹家是有恩的,据说曹起家第一步,担任雒尉,就是司防的荐举——他此番京前就向曹求了一封给司防的书信。所以据史书记载,曹念这份恩德,司空位置坐稳以后,就征召司家的几个小伙儿仕,首先从命,为其掾属的,就是长男司朗,最后仕魏为兖州刺史。但是老二司懿却假装“风痹”之症,决不肯应召。

所以“刺”字跟这儿应该解释为“刺探”,曹派人于黑夜无人时前来探查司懿的动静,因为若是装病,一直躺着,瞧见周边没有旁人,说不定就会想伸伸脚,活动一下骨了,此亦人之常情。可是司懿真能忍,用一个古词儿来形容就是“慎独”,哪怕就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绝不松懈,因此才能暂时地骗过了曹的耳目。

百般劝说,鲁肃才终于答应随行。于是一行人渡过黄河,温县境内,就打听孝敬里的方位,直接撞上门去。是勋心里就琢磨啊,自己仗着侍中的官位、天使的份,那是肯定能够见着司防的,跟他打听关中的内情,他理论上也不怎么会藏私,只是见过司防以后,还需要见见他的儿们吗?见到了要不要招揽?

鲁肃苦笑:“若无宏辅,肃只乡间一庸人尔。唯仰宏辅而得官,何云以智得官?”是勋轻轻摇:“卿若无智,勋不会请陈元龙往访,元龙亦不会延卿。且卿前随勋赴华,难贾诩,往密,却王修,若无此智,勋又安得荐卿?卿自有颖,勋为备也,但中,自然脱。”是金总会发光,你可不要妄自菲薄啊。

我靠,是勋心说,不为司防,只为了司懿,我也得拐个弯儿,往河内走这一趟啊!

ps: 下午要去接孩,所以今天提前更新。

《晋书》上说,曹“使人夜往密刺之”,司懿“卧不动”,就这么着一装病就整整装了七年,直到曹狠话:“要再不肯启程来许,那就逮捕下狱!”司仲达才被迫领命,了曹家的文学掾。前一世看到很多文艺作品,都把“刺”字解释为“刺杀”,说曹派人大黑天儿地假装来刺杀司懿,把剑比划在,可是司懿还是躺着一动不动,曹这才相信他是真病了。

这位前京兆尹就是河内温县大族之长,复姓司,单名一个防字,字建公,他有八个儿,次就是后来名满天下、鹰视狼顾的司懿!

是勋带着副使鲁肃,门客吴质、秦谊等,还有十多名骑兵,乘船渡过黄河,直奔温县。鲁肃一开始不怎么乐意去,瞧神情颇为踌躇——本来此番奉使关西,那是要跟一大票军,他就毫无心理压力,甚至还有儿小小的优越,但这次绕路去见司防,想想人家豪门大,一郡之望,就难免自惭形秽起来。

是勋笑着劝他:“家世之低,与才能之大小,并无关联,卿又何惧之有?司氏徒以家世得为二千石而已,今为世,所恃者唯才智耳,便家世再烜赫,兵过时,亦为草泥。卿以智得官,乃当傲于豪门纨绔,又何惭之有?”

是勋这想得有儿远,他一边疾驰,一边拉回思绪——我现在要琢磨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司懿第一回为何不肯应曹之召呢?原因何在?这个原因在历史已被改变的今天,是不是也被改变了?自己是否能够扭转历史,说动他提早山呢?(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