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五章所忠者天(2/2)

这也是是勋即便冒险也要闯通徐翕的阻挠,而不肯绕路而走的重要原因。

他脑开得大,思路跑得远,所以郑玄说的下一句话,得反应一下才明白其意。就听郑玄说:“卿且诵之,吾来教汝。”

ps: 今晚受驰骋所邀,要去为《宛如梦幻》纪念本的成功发售开庆祝会,所以,这一章提前更

好在泰山郡已经答应供给资,并且就由迁他们带过来了。是勋还不大放心,促众人继续赶路,一直走到天黑,了莱芜县城,这才彻底踏实下来,寻屋暂驻、埋锅造饭,让自己的兵卒和郑门弟们好好吃了顿饱的。其间郑玄就问啊:“应仲瑗仍在泰山么?”是勋心中一颤,回答说:“是。”郑玄就说了:“我往奉一访。”是勋想想,奉县城就在西南方向,不算绕远儿——“诚如尊命。”

前来迎接的曹将名叫迁,跑过来拜见是勋。是勋问他说我信里的要求,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迁答:“一众人等的粮秣、用资,已行文曹使君,暂由本郡供给。”是勋说那就好。郑门弟大多没啥财产,加上走得匆忙,看着携带的粮就快要吃光了——难还寄希望于青州吗?王修不趁这机会卡你的脖,拖慢你的行程,那才叫没天理哪。

《世说新语》上曾经记载过一段很有趣儿的事情,司师跟钟毓开玩笑,问他:“皋繇何如人?”钟毓的老爹就是钟繇,司师故意犯他爹的讳,对于钟毓来说算不上奇耻大辱。可心里也绝对不舒服。好在钟毓脑转得快。立刻反回去:“古之懿士。”——你不是故意犯我爹的讳吗?那我也犯你爹司懿的讳!

说到这儿,他突然就忍不住开了脑——这年月的士人很讲究孝,而传统孝中一大条文就是“避讳”,不得语尊长之名,甚至有那些超级假模假式的,连同音字都能避则避。而自己假冒是勋,老爹是是(氏)伊,大家长和大伯父是是仪,所以得避“伊”、“仪”二字。也就是说,不能伊尹叫伊尹,也不能《仪礼》叫《仪礼》…

诵之?诵啥?哦对了,老问我《礼》的事情来着。啊呦。是勋心说老要正式授徒了,并且还打算教我他最拿手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话说“五经”之中。《礼》一直有师授而无注解,首次注全“三礼”的正是郑玄,所以《礼》可以说是郑学的髓所在。郑玄直接给是勋…还是一对一地光给他讲《礼》,那可真让他受若惊啊。也就是说,从今以后,他就可以直接自称“郑康成弟”,而不必要再挂“再传”的衔啦。

虽说在一对一教学当中,学生一方其实辛苦的,可是反正整天坐在车上也没事儿可,与其打瞌睡,还不如听着课打…哦,就自己一个学生,还真不敢打瞌睡。可是是勋过后也想啊,老儿为啥突然想到要给我开课呢?他也闲得无聊?还是说老儿觉得我这平足以安定天下…也足以为祸人间,善恶都在一念之转,所以要赶给我上思想品德课?

是勋在这一世所八卦…收的资讯比所有人都多,所以就难免挂一漏万,甚至灯下黑。就好比这回,直到郑玄提起来,他才恍然大悟——我靠应劭还在当着泰山太守啊!那可是个没用…而又有用的家伙呀!(未完待续。。)

只是人人都要遵守这规矩。都必须这么说话,那非得累死不可啊!打个比方说,是勋就不能在曹面前提“嵩”字,那万一将来打到河南,驻军嵩山的时候怎么办?也不能提“腾”字,在曹昂他们面前不能提“”字…好吧,是勋暗中警告自己,说话就算了。我没这脑整天记别人老爹的名字,但写文章的时候一定得注意,尤其对于曹家这几代,那是现在和将来的上司,还是尽量别犯讳为好。

好在,事态还并没有发展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徐翕等人的护卫下,一行人很快了山地,兖州境内。边境线上、路两旁,横排着上千兵,静静迎候——是勋在派孙汶送信警告郗虑,赶收拾行装,并且定下向各散布郑玄应召的消息的同时,就遣人快返回兖州,请曹德派兵来边境上等着了。他就怕袁谭会派兵阻挠自己,要是对方不撕破脸,那自己就文着应对,要是一旦撕破了脸,说不得,兖州兵也便只能越界来动武啦。

但不怎么说,是勋这趟跑密宣诏,返程的一路上,收获还是相当丰富的。

缓缓地睁开双目,缓缓转过来,目光炯炯地望着是勋:“宏辅曾读《礼》乎?”是勋赶拱手:“《周礼》能诵,《仪礼》略通,《礼记》唯读《大学》、《中庸》等数篇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