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九章前倨后恭(2/2)

兴平二年四月晦日,大汉天刘协比原本的历史提前一年抵达了函谷关。是勋因议郎董昭与黄门侍郎钟繇所荐,得见天。刘协问及兖州之事,是勋备悉言之,并赵岐因病而不得归雒之事。刘协闻言,黯然垂泪:“赵卿年,为朕远涉江沔,不知是否还有再见的一日啊…”谒之时,是勋注意到,刘协后站立一条大汉,手执金戟卫护——那家伙一对野狼一般的睛,始终盯在是勋上,就盯得他心里有儿发,背后有儿发寒。来以后,他对董昭说:“适才为吕布所目,惶惶然如芒刺在背——必除此人,然后社稷得安!”

当下两人互相搀扶,上了车,董昭果然称呼是勋“宏辅”,并且请他也不必再“议郎”、“议郎”地叫了,改称“公仁”一路上,董昭仔细给是勋分析了韩暹、杨奉等人的兵实力,完了说:“彼等基,都在河东,必不肯全师随天雒,如此,则分去一半兵。剩下的嘛…”

是勋轻轻:“董承辈不足成事,议郎素所知也…”要不然你也不会伪造信件,帮忙拉曹条啦——“安天而定天下,非我主不可。然而董承辈若在,恐掣肘,勋故而压之。然而董承孤旅,即无勋所为,太史义亦足以灭之,韩暹、杨奉、李乐、张扬等,互为依存,该当如何应对?还请议郎教我。”

果然,是勋戏演得象,董昭瞧着,内心的块垒也就逐渐瓦解冰消了。他拉着是勋的手说:“都说是宏辅智计无双,辩才无对,今日得见,果不其然,昭衷心佩者也。不如上昭的车,你我并乘,待昭细细对先生说来。”

是勋向董昭问计,这是一半儿真,一半儿假。真的方面,史书记载不详,光说董昭为曹设谋,假装就荆州,其实迁都许昌,把韩暹他们给甩了,可是究竟是怎么甩的?韩暹、杨奉他们怎么就那么愚蠢上了当?全都没提。所以是勋要跟董昭打问打问。假的方面,董承的兵都不过如此,韩暹他们单拿来,还不如董承呢,就算拧成了一绳儿,如今的曹军就比原本历史上要更大,平踩了他们也不为难。是勋向董昭问计,是昨天把姿态摆得的以后,今天又刻意压低下来,以求别在董昭心里留下什么刺儿——那可是当代数得着的智谋之士,将来又肯定得受曹重,自己要是跟他起了嫌隙,以后麻烦事儿可就大了啊。

是勋心说果然不愧为董公仁,荀彧他们还在那儿嚷嚷“奉天”,你这会儿就脆了当地把“挟天”三个字说来啦——还好老事先跟曹把话说清楚了,要不然这“挟天”的首功,就要落到你的上。

当下也压低声音,反问:“是先生莫非是反客为主,鸠占鹊巢么?”

他一指远的巍峨雄关:“我等可在函谷迎候天,到时某便托人言,守住函谷,则雒中无忧,使其再分兵把关。其余各即便随驾,也难以为患也。”

正这么想着,却见董昭微皱眉,似乎又所有虑。是勋就问啦,你在担心谁?莫非在担心张扬吗?董昭轻轻摇:“张扬守之犬,实不足为虑。然而,今日他却得一猛虎…此人在天驾前,声威日赫,恐怕难以驱除啊…”是勋脑一转,也不禁吃了一惊——我靠,怎么把这只老虎给忘记了!吕布!吕布不是去投了张扬了吗?!

是勋就问啊,难他们不怕被向来不对付的董承吞并吗?要是光剩下不多的兵,还怎么敢保着天到雒来呢?

董昭说咱们都商量好了,一定能把吕布赶离天边:“宏辅,你我赶谒太尉杨公与司徒赵公,以申曹公之诚,请他们相助行事!”(未完待续。。)

董昭有成竹地笑笑:“正是如此,我料彼等必不肯断然雒,自必暂停函谷,以观风。到那时候,曹公便可挟天以令彼等了。”

ps: 天不亮就跑去给小崽挂号,结果还是只挂到一张下午的…这几乎就等于一整天都完了呀,没有完整的时间来写东西了…郁闷啊…等会儿去随便吃儿就要再奔医院,所以这一章提前发吧。今天是不可能三更了,晚上看情况,或许再加一更。

是勋说:“不敢,请议郎称呼某的名字即可。”他就知董昭是个讲礼仪的士人,断不会就此“勋”啊“勋”地叫,肯定要称呼自己的字啊,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人的关系不就可以拉近了吗?友好值不就可以稳步上升了吗?这类小招儿,是宏辅一肚都是,比可抄的诗文还多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