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也是稳定的,比之走在河里随时都有可能撞上石头被撞个粉碎来说危险降低了何止一半?
黄河水小的时候,漕渠内水位不够,当然就形同废弃,但是那个时候,黄河内的水量也变小了许多水流也不至于那么湍急了呀,船只再走三门的时候,危险也是跟着降低了的。
所以,叉着腰站在半山腰上苦思良久,他还是摆了摆手“修!漕渠和陆路都要修同时修回去之后就去找工部要人要方案,朝廷养了那些个大匠,可不是白吃饭的,要克服这等天险他们必须站出来出把力!”
…
接下来的几天,李曦带着人就扎在三门走访、问询、调查、测量,仔细的去推敲有关修漕渠和陆路以代三门险路地办法,一直到二月二十七日,在三门停留了足足十三天之后,他们才带着一身的疲惫离开三门天险,继续往东走。
这个时候,玄宗皇帝的车驾队伍距离洛阳已经只剩下三天的路程了。
三月二日,玄宗皇帝车驾抵达洛阳,至此,玄宗皇帝和朝中随行的官员们早已经给旅途折磨的疲惫不堪,于是,在车驾入城的短暂热闹之后,虽然各衙门里的随行人员都要忙着清理洛阳的衙门口,但是人困马乏之下,洛阳城并没有因为大量人员的注入而热闹起来。一直到三月五日之后,随着大家休息了几天,渐渐地歇了过来,洛阳城这才突然的热闹起来。
三月七日,李曦一行也抵达洛阳。因为此前一直都有派人马沿途与圣驾那边联系,所以李曦等人抵达洛阳的时候,督漕使常风便到洛阳城门处等候。
才刚刚抵达洛阳,就得知一桩喜讯。
玄宗皇帝亲自下令,赐给了李曦一栋宅院,就在西边永寿坊
洛阳虽然号称东都,甚至在武则天时代还曾大规模翻修和营建,但是若论规模,到底还是比长安差了许多,再者,东巡洛阳也毕竟只是短时间的权宜之计,玄宗皇帝登基以来,毕竟还是以长安为主的,因此除了少数公卿以外,大多数官员在洛阳都是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很多随着圣驾东行的官员都是被安排住在一些临时的住所里,一等将来回长安,这些住所将被立刻收回。
其中,能被玄宗皇帝亲自下令赐给宅院的,满朝上下虽不说是屈指可数,但是加上脚趾头,却肯定够了:不过一二十人而已!
这种由玄宗皇帝亲自赐给的宅院,可是会立刻被划入个人名下的,属于个人私有财产了,即便将来离开洛阳回长安,这宅院仍是个人的,不会被收回。
就李曦在朝中的地位来说,这绝对是恩宠有加了。
因此,李曦才刚进了洛阳城,便立刻到洛阳宫去谢恩,虽然没有最终并没有见到玄宗皇帝,却到底还是表达了一番感激涕零得意思。
然后,疲累之极的李曦便直接回了玄宗皇帝赐下的宅院里,反正宅院很大,他便干脆让李逸风、柳荣、杨钊、常风等人也都住了进来一使女和下人都是现成的,总比住在那些临时的小院子里要舒服许多也方便许多,而且,这也是一份聚拢人心的心意。
…
洛阳,曾改称为神都,玄宗皇帝登基之后,复名洛阳又称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