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六章议论纷纷(三)
第六章议论纷纷(三)
咳嗽了一声,李曦看着杨慎馀,问:“慎馀公以为应当以民运为主?”
李曦这一问,一直低着tou微带jin张的杨慎馀这才突然的jing1神一振,抬起了tou来。
“大人实在是不必如此客气,如此一来,实在叫下官无以自chu1矣。大人还是唤下官zuo慎馀最好…”顿了顿,他dao:“不瞒大人,关于此事,下官曾多次同家父商议,期间多有争辩,不过到最后,下官和家父的意见还是趋于一致的,下官以为,要想转运江淮漕米入长安,最好最便捷,也是见效最快的,毫无疑问就是官督民运。”
李曦闻言不置可否,只是点点tou,dao:“继续说下去。”
杨慎馀逐渐的ting直了腰杆,dao:“若官运,一来滋扰地方,二来么…耗费ju大。家父任太府寺卿多年,他一直qiang调一点,庶民之力,乃天下最大亦最不可测度之力,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使之以利,则万民为之所动,如此一来,官府只需要善加调度,则不需造一船,无需扰一地,亦勿用动一民,则事可谐矣,岂不为上策耶?”
李曦闻言微微点tou。
刚才在看这份文案的时候,这就是最让李曦啧啧称赞的地方了。
要知dao,自古以往,朝廷治理天下税赋钱粮的主liu思想都是官府积蓄和征调为主,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以官府为主的,究其思想gen源,毫无疑问就是认为,朝廷的力量大过一切。
当然,这里面自然不会简单的只是一个治理税赋的问题,这里面还包括了复杂的治国思想,而ti现的最明显的,就是每朝每代都会再三qiang调的“重农抑商”政策。
也就是说,官府不希望chu现什么太过qiang大的民间力量,不希望老百姓整天想着赚钱,不希望老百姓全国到chu1跑。
无论是汉代的编hu齐民,还是大唐的租庸调制,其实都是一zhong把老百姓禁锢在土地上的一zhong政策。
老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归gen到底,这是一zhong愚民政策,也是一zhong困民政策。
一旦商chao涌动,万民逐利,则民心思动,一旦民心思动,整个国家都运动起来,那么…对于任何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来说,都将是一场ju大的无法阻止的灾难。
但是呢,虽然自古以往这zhong控制天下的方式都是主liu,却并不是没有异类。
孟子曾经提chu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自不待言,而且早在战国末年,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太后赵威后,也曾经留下过赵威后答齐王使的著名问答,再次提chu了这一思想。而到了大唐,先太宗皇帝陛下也曾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
所以,尽guan延续千年的统治办法并不曾发生过gen本的改变,但是明白人却是一直都有的,历朝历代,总会有一些明白人知dao,老百姓的力量,才是最为qiang大而不可控制的力量。
而如果抛开其他的不论,单只说杨慎馀在面对漕运问题时居然能想到这个思路,其实是一件很好,也很了不起的zuo法。
但问题是,这件事显然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定定地看着他良久,李曦笑了笑,伸手an在那厚厚的一沓文案上,shen子突然前倾,目光炯炯地盯着杨慎馀,顿时就让他下意识的shen子微微后仰,同时yan珠也猛地一缩。
突然有一zhong威压gan袭来,而且李曦的yan神雪亮雪亮,让人几乎不敢对视。
“敢问慎馀公,若官督民运,则谁运?若官督民运,慎馀公有望将长安城内的粮价降到多少?若官督民运,一旦到了某一天,民不运了,奈何?”
接连三个排比式的问题,一下子就问得杨慎馀汗liu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