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2章地雷利qi(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232章地雷利qi

第232章地雷利qi

完颜珣的弟弟完颜璟在刚上位之时,是决意对北方用兵的。包括重臣徒单克宁和完颜守贞都主张用兵。章宗决定采纳徒单克宁和完颜守贞的意见,任命枢密副使夹谷清臣为东北路兵ma都统制使。

但是其他的很多大臣却不同意,如翰林修撰移剌益,他说:“虽然北方经常有saoluan,但如果让大臣们来商议的话,太尉一定要用兵,但此时时机不到,此事应该以后再议。”御史中丞张万公也反对,章宗不得不考虑当时国内因黄河决口所造成的经济困难以及大多数官员的反对,决定对北方诸bu采取防御的策略。

完颜璟既然暂时不能对北方用兵,那么完善防御设施就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了。明昌三年(1192)四月,召集百官商议在北方修建界壕之事。

所谓界壕,实际上是中国历代修建的长城的一bu分,它不单只是一条壕沟,而是一tao系统的军事防御工程,这一点,又超越了以往朝代所修的长城。金国的界壕是由壕沟、城墙、边堡构成的层次防御ti系。

其修筑的方法是,先挖一条外壕,然后利用挖chu的土在壕沟内侧堆积或夯筑一dao墙。在有些重点防守地段,则在外墙的内侧再挖内壕,内壕的内侧再筑内墙。这样就形成了四条壕沟与城墙的防御ti系。

一般外壕宽5-6米,内壕宽10乃至50-60米。外墙宽2。5米-6米,内墙宽5-15米。在内墙或单线墙的外侧筑有ma面和烽火台,ma面多设在险要地段或城堡附近,其间距从几十米至上百米不等,可在敌人进攻时,向敌人横向she1击。与一般城市的城墙相同。烽火台都高chu城墙,台伸chu墙外4-5米,宽6-8米。边堡多靠近内墙或一面即为内墙,每面宽100-150米,一面有城门,有的有瓮城门和城壕。边堡的间距一般在5-10公里,但是险要chu1则要密集得多,并且两堡之间往往有关口。

但是四月刚开始修,到五月就停了下来。终止的原因是很多官员的反对,党怀英就是其中一人。这个党怀英与辛弃疾的前期很相似,他们的祖辈都是原宋国官员,在少年的时候,他甚至还与辛弃疾同时拜在一个老师的门下。但他成年后却没有像辛弃疾那样奉表归宋,而是参与了金国的科举,而且一路官运亨通,从莒州军事判官,到汝yin县尹、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现在已经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而且党怀英还是金国的文坛领导,他一反对,就有十几人与他一起联名,使得修界壕之事不得不停了下来。但这次终止的时候也不长,到第二年又恢复了。可是刚恢复又没多久,在完颜璟去北边巡视的时候,当地官员觉得修界豪让老百姓的负担太重,而且最重要的是,界壕并没有完全能挡住北方各bu落的侵扰。这和历代长城并没有起什么实质作用相似。

但就算这样,界壕的修建也没有完全停止,虽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wu力财力,可毕竟有条界壕还能是给边关的金兵有个心理安wei。

前二年完颜珣见老是这么被动防御也不是个事,还是决定主动chu击。毕竟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时常侵扰金国北疆的主要有阻革菐和广吉剌。阻革菐bu居住在今克鲁lun河下游呼lun贝尔一带,广吉剌bu住在阻革菐bu以南今哈拉哈河以北。此外还有合底忻bu、山只昆bu、朵儿边bu等。

可是一直打了二年,也没有将那些bu落打败,甚至还经常被对方的游击战术给打得丢盔弃甲。仗到了今年,战线是越打越往南移,都已经打到金国本土了。也就是说,原本金国是派兵去攻打那些游牧bu落,可现在却被对方赶鸭子似的赶了回来。甚至就连金国的一些城池也被那些游牧bu落给攻陷,令金国皇帝是天颜扫地。

皇帝的脸面丢了,一怒之下,举全国之力,什么宰相、平国章事、左将军右卫将军都给派到了北方。可一样还是败多胜少论单兵作战能力,养尊chu1优惯了金国的士兵已经不再是那些时常会遭受各zhong危机和苦难的游牧士兵的对手。

直到完颜珣将手榴弹引进回国,这zhong情况才有了显著的改变。金国的士兵最适合打顺风仗,当手榴弹的爆炸引起对方大范围的死伤和动luan时,他们一鼓作气,终于打了好几场胜仗。现在北边的几个游牧bu落已经不敢再来轻易侵扰金国的北疆。

手榴弹的威力已经让金国上下都见识到了,这玩意真是好,可谓消耗量太大,而且价格也贵。因此完颜璟要求能再多购买些手榴弹,另外现在金兵想要寻找游牧bu落已经很难,只能暂时防御。可是防御再不能像从前那样被动,一有战机就要主动chu击。而完颜珣偶尔提到黑城护卫队的地雷,这让金国的大臣们都极gan兴趣,有了地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