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六十三转眼间江山换了新主(2/2)

如今留宇文渊一命让他个闲散王爷,不过是为了答谢他替他推波助澜扫平对手,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他一贯的贤名着想。

何谓“贤”?有德又有才者方可称为“贤”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表现对上恭敬有礼,对下恤有加,对兄弟谦让照顾,勤勉民,恩被四方,这才方在民间和朝堂上落了个“贤轩王”的名。然而光有贤名却还不够。上还有一个既是嫡又是长地太临下。不过幸好,幸好坐在太上面的是那个刚愎自用,整日里只懂得摆威风呈气势的宇文。他运气好,既占了长地位。生母又是中皇后,这个太得来的太容易。然而有时候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容易失去。也不过是略施小计而已,轻轻松松就叫先帝爷一纸诏书废了宇文这个嫡长

也许,宇文渊也想到了这一层,又忌惮他的军功,生怕先帝爷会因为他立下地汗功劳封他,索一不二不休,早早用重金收买了先帝爷边的莫大林莫公公。这边先帝爷一病危,那边宇文渊已经从莫公公嘴里得到了消息。许是估摸着先帝爷这一病就再起不来了,事不宜迟,遣了莫大林假传圣旨哄他孤,自己则早早安排下了刀斧手候在半路,只等着截杀了他,再闯到先帝榻前,到那时,宇文被废,宇文焉受挫,五弟无能,而他已死,先帝的几个儿里面能够继承大统的人选便只剩下宇文渊了,先帝就是想不立都不行!

天下兵大元帅,虽然是宇文渊保的本推荐的他,可要不是宇文焉也存了让他挂帅领兵的心思。在先帝爷面前,在朝堂众臣面前,来参上一本,他手里那块金雕玉琢的帅印怕就握的不是这么牢靠了。

cn-小-说-网既然晚了一步生,又没有那好命投个尊贵的娘胎,就只有从那个“贤”字上下功夫了。

而宇文渊这个二哥真是可。他正愁该如何打消四弟宇文焉对他地戒心。宇文渊就不失时机地来争储,正好成功地转移了宇文焉地视线。宇文渊要是不来,天知他还要多费多少心思才能瞒过他那个明的四弟宇文焉的线;宇文渊要是不来,他又怎么可以轻而易举地假借他人之手,扳倒宇文焉这个劲敌呢。

而他。也正好借此机会,不仅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戈特国这个搅扰了熙泽一百多年的忧患,还正好在他那个“德”字光环上再添一个“才”字光环,德才兼备,正好是个“贤”字。更重要的是,这调控天下兵地大权可就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里了。事情万一有变,至少他还有兵谏这一下下之策可行,不至于走投无路束手称臣。

自古鹭相争,渔翁得利。天知有多少有关宇文焉的消息通过他的传到了宇文渊的耳中,又有多少关于宇文渊的机密通过他地手传到了宇文焉的手里。当那两个人争得不可开之时,自然便都起了讨好拉拢他的心思。

已经局,他这个贤却还是不能够大意,因为除了宇文。还有一个同样为嫡地四皇宇文焉也包括在储君之选里面。他不能急,不能躁,越是这时候越是要忍耐,万万不能叫宇文焉看来他也有夺位之心。他要表现得无大志,整日里只耽于声靡靡之音,而无心问鼎皇位。只有这样,只有这样才能叫对手对他不屑一顾,从而放下戒备之心。

打得多么明的算盘啊。可惜啊可惜,到来还是功亏一篑。可惜啊可惜,枉宇文渊一世英明,却忘记了熙泽国这三十多年来掌禁军的统领是谁!是懿德贵妃地亲弟弟,他宇文轩地舅舅公孙至明!虽然说从年前开始掌禁军的已经换作了宇文渊,然而那些雄赳赳地武夫们不比文官,武官最看重的,是个义字,三十多年来和公孙家的情,已经注定了他们不会背叛他宇文轩的。

依照今天的形势看来。他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宇文渊地很好,好到居然能够顺利地替他扳倒宇文焉,成为最后一个跟他争夺皇位的皇,这倒有些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然而这个话,却非要从母后懿德贵妃的里说来才好。懿德贵妃说来,那就不是他的主意,不是他的主意,那就说明,他的心思尚显肤浅,还不足为惧…

宇文渊生母地位低下。至今封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玉嫔,既不是长又不是嫡。又素无贤名,名不正言不顺,拿什么和他争!

不过这样更好。如果最后剩下的是宇文焉那个嫡,他还要再多费力气好生寻些由不显山不地扳倒宇文焉。但是倘若剩下的是宇文渊。那他就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所以,当手无寸铁的他孤一人面对着数以千计的伏兵,吼一声“谁敢杀我”时,当场便有一大半的禁军倒了戈直指向宇文渊,再加上随后即至的萧逸之和他所带领的骑兵,宇文渊,便已经是他砧板上的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