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五十五章风云诡变之战与守(2/4)

“唔。”柴哲威眉一挑,中闪过一芒——柴哲威作为安西大都护府的副都督,对于清河一线的战事自是极为关注的,虽也能得到前方传回来的各项军报,但却没法看到“旭日”手中的机密军情,并无法准确的判断,此时听刘七如此说法,自是知晓此事十有**是真的,心中笃定大战怕是已迫在眉睫了,只不过他还是不同意袭营之策,在他看来,既然清河要开打了,后方更是不容有失,与其派一半的兵力去风险甚大的夜袭,倒不如全力守,等清河一战胜了之后,来犯的敌军自然会退去,没必要去冒无谓的险,只不过想是这么想,可军权毕竟是掌握在刘七手中的,柴哲威并不想彻底跟刘七闹翻,这便沉了一下:“刘将军可有几成的把握?”

重之,无他,李贞率主力征之后,整个安西就只剩下一万七千余兵力,其中一万一千余署在和州一线,以防备吐蕃,本无法调动,而剩余的六千余兵力大署在了伊州,看起来兵力不算少,可一来其中的新兵就占了一半还多,二来么,伊州五县六城,这么撒将下去,实在是捉襟见肘,尽柴哲威已经尽力加各城的城防,也组织了各城之青壮以备协防,然则,面对着薛延陀乌延达所之一万五千骑兵,防守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些,能不能守到李贞回师柴哲威心中一底都没有,再者,如今清河一线尚未开战,乌延达所竟然先动了,这里究竟有何蹊跷柴哲威也想不太透,此时要拿一半的兵力去袭营,柴哲威如何敢下这等决心——若是能得手倒也就罢了,万一败了,这三千兵一折,拿什么去守城?

“好,既如此,本督便随刘将军一并前往!”良久之后,柴哲威眉

柴哲威从心里不赞成冒险行事,可他清楚的是——别看刘七仅仅只是个伊州镇守使,然则却是越王李贞的绝对心腹,是伊州之军的实际掌控者,并不是他柴哲威能压制得住的人,故此,尽柴哲威不同意刘七的主张,也不会直接言反对,而是面平静地问了一句:“刘将军何此言?”

时间一分一秒地逝着,柴哲威的眉始终锁着,默默地沉思着,而刘七也不急,并没有促,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柴哲威的决断——刘七不急,那是因为他心里有底,无论柴哲威同不同意,有李贞临行前给的相机行事之军权,刘七一样能率击,之所以要柴哲威同意,除了是一下属对名义上长官的尊重之外,更主要的是此乃是自李贞的待,至于李贞为何会有此待,那就不是刘七所能妄自猜测的了。

“禀柴都督,据前线战报,清河一战已是迫在眉睫,一旦伊州有警,则前线军心必有浮动,故此,末将以为敌之所以在此时动,其用意不言自明,我军实不宜守,当以尽速破敌为上,且敌自恃兵多,欺我兵寡,必无备矣,夜袭当可破之!”刘七与柴哲威相有段时日了,对其表达不同意见的方式早已是心中有数,待得柴哲威话音一落,刘七便不慌不忙地开解释了一番。

五成的胜算已经是相当的了,别说五成的胜算了,便是三成的胜算都已是可观至极,这可是以弱击,是很值得赌上一把的,师承父母之武略的柴哲威并不是个胆小之辈,若是他跟刘七换个位置,他也敢赌上这么一回的,可他毕竟不是刘七,所要考虑的是整个伊州的安全,没到万不得已的时辰,柴哲威其实并不想太过冒险,然则面对着一场可能的大胜,柴哲威也一样是颇为心动的,该如何抉择就成了令人饶的难题。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然则刘七既然敢提袭营的建议,自然是已足了功课的,柴哲威话音刚落,刘七便走到了沙盘前,蹲了下来,在沙盘上指着冷静地分析:“禀都督,依薛延陀行军之惯例,日行不过八十里,据哨探消息,敌是今日早间起营,今日该是夜宿于四湾一带,离我伊吾城足足有一百五十余里之遥,其未必会防着我军前去劫营,此其一也;其二,今日午间大雨,明晨必是大雾之天,我军若是此时兵,到凌晨正好赶上大雾之时,敌无法断明我军之虚实,仓促接战之下,焉能不败;其三,敌明我暗,敌之一举一动皆在我军哨探监视之下,我军虽寡,以有备击无防,当可破敌无碍矣,故此,末将以为此战当有五成之胜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