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七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后生(3/3)

重重地磕了个头道。

也罢,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往后攻城的时候还多着呢,早些让诸将熟悉一下攻城战也算是件好事,纵然代价大了些,也只能如此了!李贞想到这儿,霍然而起,扫了眼跪倒在地的林承鹤道:“子锋,明日攻城,由尔率部主攻!”

“末将遵命!”见李贞终于下定了决心,林承鹤不敢怠慢,恭敬地应答了一声,紧赶着退出了中军大帐,回营自去调兵遣将不提。

和田城不大,仅有千余户人家,历史却很悠久,本是个小村落而已,后因着此地出产美玉之故,聚集了不少前来开采的矿工,自前秦时起,此处便已开始设城,至今已足足有数百年的历史,后因于阗国兴起,将此城纳入了于阗国中,数次迁址重建,最晚的一次是于北魏年间,此城为新设之城,并未处于丝绸之路上,城中居民大多为矿工,与大多数西域的城池一般,和田城也只有两个城门,只不过和田城的两个城门乃是南北城门,而不是通常西域城池的东西城门,城墙不算高大,仅有十丈左右,为岩石构筑,甚为厚实,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宽约五丈,引自和田河之水,可因着年久失修之故,淤泥堆积,水并不算深,人马皆可涉水而过,城门虽只有两扇,可四城皆有城门楼及城碟等相关设施,甚至还配置有十数具新安置的守城弩,城中三国联军残部共计两万一千人马,粮秣充足,足以应付全城四个月之所需,故此,虽曾数次败于唐军,可军心士气却尚算平稳,而唐军接连半月余不曾发动攻城战,更是令城中诸军对守住此城充满了信心。

贞观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天刚破晓,和田城中报晓的公鸡方自吟唱个不停,城外远处的唐军营地中突然响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凄厉号角声,不多会,一队队摆列整齐的唐军官兵踏着旭日的光芒从营垒中列队而出,队列中云梯、冲车、弩炮、巨型投石机等物应有尽有,那架势一看就是打算发动攻城战的样子,慌得在城头轮值的三国联军一阵大乱,号角凄厉地响了起来,城中各部兵马乱哄哄地向四面城头涌去,而得到了通报的伏阇雄、赫尔萨等人也不敢怠慢,全都涌上了北面城头,紧张地注视着在城外一里半外不慌不忙地列阵准备攻城的唐军官兵。

唐军终于要攻城了!伏阇雄眼瞅着正忙碌个不停的大唐官兵,心中诸味杂陈,一时间也不知道该高兴才是,还是该忧愁才好——唐军目下的处境伏阇雄心中有数,他也明白此时的唐军处于绝对的困境,一旦发起攻城战,那就意味着唐军已是走投无路,要发动决死战了,这一点对于伏阇雄来说,无疑是把握住了战争的主动权,只消能抵挡得住唐军的猛攻,那胜利就是早晚之事,这无疑是件值得庆贺之事,可问题是唐军的战斗力之强大不是三国联军所能比的,尽管己方的兵力是唐军的近两倍,可对于能不能守得住,伏阇雄实也无太多的把握,一旦城破,他伏阇雄也就无处可逃了,这由不得伏阇雄不忧虑万分。

“王子殿下,您能不能催一催令尊大人,唐军如今已发动了攻城,该是令尊出兵的时机了罢。”伏阇雄瞥了眼正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赫尔萨,略带一丝不满地说了一句。

说到自家那个谨慎得过了头的老爹,赫尔萨也没啥法子,他早已先后派去了数拨信使,可始终没能说动塔甘答往前哪怕是挪动一小步,此时听得伏阇雄又提起此事,不觉有些子羞愧,苦笑着点了点头道:“陛下放心,某这就再去信,父王定会来援的。”

赫尔萨的话说得倒是动听,可伏阇雄却一点都不相信,可也无可奈何,毕竟兵是塔甘答的兵,决定权在塔甘答的手中,他不肯出动,伏阇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刚想着再多说些催促之语,却听城外唐军阵中一阵鼓响,排开了阵型的唐军已经开始缓缓前压,忙住了口,屏气凝神地望向了城外的唐军,脸上满是慎重之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