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献镜孙元化(2/3)

除了盐的生意和还没有拿来的泥,周世龙也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想到了这个镜的问题。不是他后知后觉,而是边没个女人,穿越到现在一直都是呆在军中,哪里有什么镜啊,一时之间忘记了也属正常。

一切工序准备就绪之后,周世龙随即指挥起搜掠来的工匠制造起玻璃来。前翻没有知识,不懂,因此试验的功夫整整了四五天都没个反应。不过实践真知,试验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会来了。而且说实话,制造玻璃还简单的。

最后,将这团亮白拿到模上,用剪刀剪下一分,其余的回窑中。

一直到了第六天上,周世龙终于制造来了第一面玻璃,不无慨的:“真他娘的简单啊!”铜匠们先是石英砂,纯碱,长石,石灰石这些东西铲煅烧,等材料在一起,那就赶里,用力的来回翻搅。最终会卷一团亮白,而这团亮白,其实就是玻璃纤维。

至于石英砂,在张各庄附近的那块石场就有,这里的片石成堆,随便挖随便采。而这也证明了靠山吃山,靠这句话说得太对了,这片石场,周世龙已经派了人手在这边劳作,开采,炼钢铁,现在又加上一个玻璃制造业,实在是一块宝地啊。

长石很容易找,甚至在中药店都能找到,没费什么功夫就从登州城内买了一大堆回来。

之后,周世龙又命铁匠给他连日打造模板,毕竟要玻璃镜的话,不可能就这单调的一一米长宽的正方形玻璃镜,要赚取更大的利,那要玩样,使劲开发它背后乃至周边的潜力,所以小的、圆的、椭圆的、式的,各规格各款式的都要。

来之后,这就是一块制作好了的玻璃了!

西方的镜工艺要传到这边来,那估计有得等了,没个四五十年别想过来。

玻璃制造来后,周世龙用夹把玻璃板夹到一边。铜匠们则把那个正方形铁框放到火炉上,要让这东西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以便下一块赶制下一块玻璃。而他们自己,却是依照周世龙的吩咐,继续烧制玻璃。

不像盐生意那么暴利,也不像泥行业那么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但是它也是很赚钱的。这个时代的镜,如今还被意大利人垄断制造,大概再过个七八年,十几年后才被法国人窃取了制造工艺,又过了一段时间,玻璃镜的工艺才世人皆知。

一面镜,其实就是一面玻璃,只是一面镀上了一层银衣,所以才能够当镜用。

现在的欧洲人,只能制造掌大的平面玻璃,还没有到能制造玻璃板的地步,估计还要过个几十年才现那样的技术。这技术简单吧?实在是太简单了,至于为什么前几天一直没个动静,周世龙自个儿也想到了,完全是火候的问题。

另外,玻璃这东西用途很多,并不是只能制造玻璃镜,例如还能制作望远镜。不过那些东西以后再说了,现在大规模产的话,万一被谁盯上那就麻烦了,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没有建立起严密的保密措施前,不能把技术教给别

周世龙拿起那块玻璃板查看起来,摸上还有一糙,但还是比较透明平直的,反正这品质已经是世界前茅,更何况这玻璃板全世界唯此一块,这东西要是成玻璃镜,绝对是最档的货,不卖他几百上千两简直对不起技术垄断。

态的玻璃纤维凝固速度非常之快,模压下几秒钟后便完全凝固了,形成了一个长宽各一米的正方形的玻璃板。

想到镜的问题之后,周世龙随即便搜略了一些人手前来试。在后世有几个人会造玻璃啊?周世龙他自然是不会的。不过他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那也知些制作玻璃的大概材料和一些耳熟能详的步骤。

只要制作了镜,尤其是和后世的镜相差不多的情况下,相信还是能够媲甚至压倒欧洲的镜的,而且镜的买卖不论是大明内消化,还是从海路之上运输到别去贩卖,那也会是畅销货,不愁卖不去。

想看也知,在这个时代其实造镜也是一赚钱的行当。

石英砂、长石、纯碱、这三样就是周世龙记得的制作玻璃的必备材料。

石英砂应该不愁,在山东储量很多,长石也不愁,全国到都是。把材料找来,然后周世龙命人建了几个建个窑,又搜略了一些铜匠,再招了几个福山屯的军,造玻璃的程序也就开始了。至于这些军,则算作是学徒,一边帮手一边学,这样造玻璃的规模也就很快能发展起来。

那模很简单,就是两块铁板,外加铁板之间,一个形状相同的正方形铁框。剪下一分亮白之后,直接将上面的铁板往下一压,几秒后便提了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