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四章英雄所见略同(2/2)

谢慕华收了心思,对七郎吩咐:“你们的很好。去,将五郎也叫过来,咱们商议一下如何对付那群盗匪!”

杨延彬见谢慕华不解,便解释:“这便是压缩阵线,利用长兵的优势压制对方。若是对方不敌败退的话,可叫狼筅兵迅速上前,超越所有同伴,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两名长枪手跟在他的后,盾牌手和短刀手分别站在长枪手的侧方,保护他们的侧翼。阵型在狼筅兵的带领下,开始发动追击。到时候教那些盗匪上天无路、地无门。”

“哦?”谢慕华诧异的问

校场上沙尘,那些厢军士卒赤了膀上汗浃背,古铜的肌肤上一滴滴汗光下反着亮晶晶的光芒,手中的钢刀虎虎生风,长枪刺整齐划一,端的有力。五郎巡查着校场,厉声指不足之,督促士卒苦练。

谢慕华听七郎说着,脸上不禁笑容,缓缓的说:“我倒有个主意,你看合用不合用。现在五郎用的多是训练禁军那一,这些厢军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武艺上都要逊一筹。要是一味苦练的话,伤了自己就不好了。不如让他们挑战自己,以求获得突破!”

这剽窃的鸳鸯阵突然发生了变化,开始了第一次变阵。队长后的两列纵队各自分开,以五人为单位行布阵,狼筅兵迈步上前,与盾牌并列,形成第一防线,两名长枪手跟随其后,短刀手殿后,开始独立作战。

谢慕华心中暗暗叹服,他也知戚继光发明了鸳鸯阵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之后还经历了不少变化,没想到的是,自己和杨延彬说了之后,他们杨家兄弟就能举一反三,从鸳鸯阵中推测这许多变化来。看来“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还真的没有说错。虽然相距数百年,但是两代名将却是有相通之。难怪,后世人们评论杨家诸的时候,都说七郎要比六郎的天赋更,看来所言非虚,只可惜死的太早了…

杨延彬接着说:“经略相公,这阵法是一个威力大的阵势,但是毕竟有十一个人,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空间,可要是地形狭窄的时候,阵法本施展不开,战局自然陷僵持。要是此时加以变化却又不同!”

七郎眉,问:“敢问经略相公如何让他们挑战自己?”

七郎冲着那群官兵叫:“变阵。”

只可惜,军却没有什么专业人才来,五郎对战也是一窍不通,谢慕华有意让五郎统率军,可是也明白外行指挥内行的弊端。这件事也急不得,先一件件的解决好了。

杨延彬前一亮:“经略相公说得是,用这样的方法激起他们的斗志,给他们一些觉得力所能及的目标,末将回去好好想想,定要将相公此法发扬光大!”

谢慕华淡然笑:“等这一仗完了,在江南东路开展一次大练兵,弓箭,弩箭,火,气力…总之是你能想到的科目,都给考一遍,定下冠军来。能够勇冠三军者自然是要重赏。之后将他们的成绩刻录在军营,只要能超过他们的成绩,立刻就可得勇冠三军的衔,若是官职小的,可以给他们升一级,另外加上重赏。这些士卒总是和五郎比较,我怕时间长了,他们也难免气沮,但是自己和自己比,大伙儿都是厢军,谁也不比谁多少!鸭别笑鹅扁,自然激起他们挑战之心,全军若是能力行的话,将来厢军必然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你的手下也绝非是一群酒饭袋,而是能征善战之士了!”

谢慕华微微一笑,这法也没什么新鲜的,练兵而已,自己只是门外汉,只能从这几千年的积累中寻找一些大家都认为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法给大伙儿用。其他的还是要指望杨延彬和杨延环这样的专业人才来。

被五郎的也起了血,何况五郎定下严令,任何科目只要有人能超过五郎的成绩,立即赏钱二十贯。这几天,那些厢军士卒跃跃试,终于有个猎的小居然在五郎最不擅长的箭这一项上连中十只靶心,赢了五郎一次。五郎二话不说,当场拿二十贯拍给那个小兵,晚上还特意命人去市集买了两活猪回来,给那些士卒加餐。那些小兵见将官如此,自然是练的分外刻苦。

是一批来的三百多人的小队,十一人一组,手持各,却是在练谢慕华说的鸳鸯阵。谢慕华看得心旷神怡,只听耳边杨延彬笑:“末将当日听到经略相公的妙法,和五哥商议之后,又略作了变化!”

“让本官见识一下!”谢慕华来了兴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