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章医术学堂(2/2)

那侍卫答应了,便留下几个人手看着转运司衙门。

会我回到江宁府衙门再签一张缉盗的文书给你。”

到了晚上,安抚司里张灯结彩,谢慕华特意从江宁府的几大酒楼里请了名的师傅前来菜,又命人去买了上等的好酒,从女儿红、状元红、竹叶青、汾酒、杜康…简直是应有尽有。就算是供应给那些大夫们喝的茶,都是命人去买来的上等茶叶。安抚司的偏厅里座无虚席。那些侍卫办事非常谨慎,谢慕华吩咐的是把江宁府里有名的大夫都请到安抚司衙门来,侍卫们为了免得少请了人,便索把能找到的大夫都给请了来。许多人只不过是江湖郎中而已,莫名其妙在街上遇到了谢慕华的侍卫就被请到安抚司衙门来,跟经略相公一起喝酒吃饭,跟张咏、苏易简等人一起听曲看秦淮女。

谢慕华摇了摇:“官府的医堂并非以赚钱为目的,这是一个为了老百姓的长远福利。许多人生病了看不起病,许多人想找大夫的时候找不到。现在官府提供这么一个地方,让他们能看得起病,抓得起药,要找大夫的时候就能找得到。而且有官府作保,那些人也放心。再说了,一个月只耽误各位几天的时间而已。这里有一百多位大夫,就算每天请十位大夫坐诊,平均下来一个人一个月只要来官府的医堂三天而已。另外,各位自己的药铺也可以继续开办,老百姓知你们医术明的,你们不在官府的医堂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去你们的药铺求诊。各位不会对自己的医术这么没信心吧?”

谢慕华笑:“在医术学堂里,教育好弟的,或者能治好疑难杂症的,又或者将医术推陈新的,官府也会给予奖励,并且向太医院推荐。”

谢慕华接着说:“本官以为医术向来都是父亲传给儿,师傅传给徒弟。这样不好,本官还想在江宁府开办一个医术学堂,各位都可以提供自己的药方参与,也可以在医术学堂里授徒。让更多的人学到医术,当然了,想来学医术的人是要纳学资的,这些学资,官府不要,统统都给你们这些大夫。你们看可好?”

只不过许多老成的大夫心中忐忑不安,忽然被谢慕华请来,还不知是不是祸事呢…

有个大夫壮着胆:“大人,加了官府的医堂,那咱们自己的店铺不就没生意了吗?官府开设医堂,以官府的力量,我们这些人又怎么能和官府相争呢?”

谢慕华这一番解释让那些大夫放下心来。这么说的话,对自己没有损失啊…更有一些自负医术明但是声名不显的大夫更是掌,要借用官府的医堂打响自己的名,到时候把自家的医术发扬光大,岂不是甚好?

“是,大人!”这个侍卫倒是颇为乖巧,不该问的话一句也不问。

说罢,谢慕华端起杯一饮而尽。那些大夫们面面相觑,却听谢慕华接着说:“诸位大夫,你们的医术向来都是父亲传给儿,师傅传给徒弟。可是这么一代代传下去,中间肯定会失不少妙的医术。就说华佗好了,华佗的麻沸散,诸位有人能来吗?老百姓的生活最关切的就是衣住行,密不可分的就是生老病死。一个人活一辈,吃的是五谷杂粮,怎么可能不害病?害病就要求医,可是大夫太少啊!”谢慕华顿了顿,又说:“本官有心办一个医堂,邀请大夫们驻。你们一样可以打理自己的店铺,每月几天的时间到官府的医堂坐诊。诊金还是照你们的标准来收,药材可以去你们的店铺去抓。官府每个月还会发给驻医堂的大夫酬劳…一天一贯。”

酒过三巡,谢慕华端着杯站了起来,朗声说:“诸位,本官来到江南东路为官。有心造福一方,这也要大家鼎力相助,本官先为敬,敬过诸位回妙手!”

这番话,有些人就打起了退堂鼓,医术向来都是父亲传给儿,师傅传给徒弟,绝对不传给外人的。听谢慕华的意思,就是要把自家的医术公诸于世,这还了得?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将来自己靠什么吃饭?这也难怪他们,毕竟观念在那儿放着,想让他们一步走去,还是非常难的。

太医院…那可是一个大夫能得到的最荣誉了。给皇帝看病…当之无愧的国手。

谢慕华想了想,又唤过来一个侍卫:“你跑一趟,把江宁府里有名的大夫都请到安抚司衙门来。就说晚上本官请他们吃饭。”

谢慕华平静的看着议论纷纷的大夫们:“医者父母心,你们悬壶济世,为的也是造福一方。现在就有一个大好机会在你们面前。老百姓来医堂看病的,他们一半的诊金,余下的一半官府来。你们在座有一百多位大夫,不知有谁愿意加官府的医堂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