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声反对,不少直学士和大学士心里都要掂量掂量。于是杨元皋把目光悄悄地投向了刘浩然。只要皇帝陛下支持,这项建议还是能够在学士会议上通过的。
可是刘浩然把案卷一掩说道:“既然三位先生都说不妥,先放下。”
句话就让杨元皋心冷如冰,深知这次恐怕是闯了祸。果然不出所料,会议网一结束,消息便传遍南京城。第二日,江南学派便开始发难,上书通政司,说杨元呆建议是急功近利,妄动国本。刘浩然接下此上书,批了几句便转给了内阁。如此一来,杨元呆承受的压力便剧增,而江南学派受此鼓舞,当即乘胜追击,猛烈抨击杨元皋与某部分工厂主、商人唯利是图,不以国本为重。江南学派几经挫折,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他们只是将矛头指向杨元皋等一撮淮西分子和某些工厂主和商人。并将整个淮西集团和大明商业与其划清开来。
刘浩然静静地看着这些,他非常恼火杨元呆和某些工厂主、商人的这一建议,大明工商业发展急需劳动力,这些他也知道,可是杨元果一行人的做法简直就是在杀鸡取卵。现在的大明还是要以农业为重,整个大明的农业网才才缓过劲来,他们就如此迫不及待了,难道不怕生出什么事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现在大明废除人头税,执行田产赋税。百姓们没有什么约束和压力,人口增长将会非常迅速。而现在美洲已经发现,许多高产农作物即将被引入大明,欧洲海路也打通,他们值的学习的马耕技术很快就会被引入,而且漠北、漠南的马匹有的是,大明还少用来耕种的马匹吗?
所以说如果杨元皋等人有远见,就应该制定出大力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当农业生产效率和总量大幅提高了,农业人口又迅速增长,再加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吸收农业富余人口,自然就解决了工商业劳动力缺口。
最让刘浩然无法谅解的是杨元呆等人居然提出让劳役罪犯入工厂做工。刘浩然在大明实现的是“技术工人”方法,通过学校、专学、扫盲班努力提高工人的文化程度,也随之提高了原本地位很低的工匠社会地位。现在杨元呆等人将劳役罪犯与工匠们混为一谈,这岂不是让天下百姓以后将工匠与罪犯视为一等,自己此前做的事情岂不是白做了,以后谁也还愿意当工匠?
刘浩然不由在心里骂杨元果等人是鼠目寸光,为了眼前的利益竟然不惜将来长远的利益。十几年时间都等不及了吗?大明工商业因为劳动力缺乏产量提不上去又如何?大明现在虽然科技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但是依然不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依然走得是“稀缺资源”和劳动密集性生产模式,这种方式下还要大幅提高生产能力,肯定会影响农业生产,没有商品出口。那些老外能把大明怎么样?要是百姓们没有饭吃,就会酿成社会动乱!产量不足你价格卖高些嘛,还不是要赚那么多钱,像这种“低技术附加值”的产品,你生产的越多价格就下降得越厉。
过了几日,大明劳工联合会也起来上书,严厉斥责杨元呆等人的建议,说这是对广大劳工**裸地贬低和侮辱,想想也是,杨元呆等人将劳役罪犯与劳工混为一谈。这些好不容易有了尊严和自信的劳工们如何能接受得了。
在各方的压力,十月二十日,商部尚书杨元呆向内冉提出辞呈,而李善长知道这个局面也保不住这位谁西派干好了,只好接受辞呈,于是杨元皋成为第一个被民意“轰下台”的内阁尚书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