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二十八章海外战略(4/5)

购了些易于存储的燕麦等谷物以及地中海特产的生菜、菜花、橄榄等农作物种子,然后再大肆采购了大量还没有和来得及被教廷势力烧掉的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等地中海地区的书籍,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还有什么蛋彩画,雕像、文物一律打包购买。但是这些东西也占不了多少舱位,最后陈孝阅还是带着赚到的金银珠宝和这些东西放空回来,幸好在非洲、印度、锡兰补充了大量的金银、铜铁矿石、珠宝钻石和象牙,要不然他会觉得亏死了。

学了一点经济学知识的刘浩然懂得商贸是相互的,有进也必须有出,有出必须有进。前面比较好理解,光走进口,没有什么商品出口,你就是抢来金山银山也很快就会败光。另一个世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是这个下场。他们从非洲、美洲抢来大量的金银财宝,可是本国工农业基础薄弱。必须花费大量的钱财向国外进口粮食、工业产品和奢侈品等商品,于是他们辛辛苦苦抢来的金银硬通货很快便转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和德国人手里,算是为欧洲做了一把贡献。当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海上实力,夺走了海外贸易权。西班牙和葡萄牙便迅地败落。英国称雄数百年,就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有进口也有出口,算走进出抵消了。

后一点有出必须有进开始的时候刘浩然还不弄不明白,不过穿越到了这个世界才算想清楚。金银的确是硬通货,可是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它能当饭吃吗?能当衣物穿吗?大明为什么说依靠商贸打赢了对北元的战争,因为大明商人挣来的金银很大一部分用来向南海地区和日本购买粮食、木材、铁矿石和铜矿石,这才支撑了这场庞大持久的战争,还养着一支庞大的舰队。而历史上没有如此大规模海外商贸的大明是怎么干的,老朱是靠收重税,靠挤榨原陈友谅、张士诚地盘的百姓、地主来维持的。最后老朱的大明虽然驱逐了蒙古人,但是却没有余力继续下去,留了个祸害在北方。而且由于没有强大的现代海军和称霸大海的雄心,老朱还装模作样地将日本、琉球列为什么不征之地。到了后来,几乎是举全国之力组建的一支舰队却成了“公费旅游

尽管如此,依然架不住深受世界人民欢迎的大明商品通过走私等各种途径流向海外。换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银,甚至有西方史学家感叹当时东方有个,吸取白银的无底洞,全世界的白银都被吸向了那里。可是这样又如何?最后还不是便宜了满人数子,到了清末,数以千万计的白销被这些人眼睛都不带眨地玩外扔,要知道中国并不是世界上的富银产地国,这些白银都是从大明开始老百姓们用血汗换来的。

现在的大明换了历史,依然成了世界吸收金银的无底洞由于大明的工农业展和基础。几乎成了纯出口国,根据刘浩然的经济学知识推想,感觉有点不妙。金银等硬通货夫量流向大明,可以让大明官府和百姓拥有大量的货币财富,可以投入再生产,可是附带的却是金银价值贬值,物价上涨。大明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生活成本也在提高。

以前天天听什么鸡屁股,刚的刘浩然多少也知道一点,光进不出是不行的。就好像另一个世界的中国,号称世界的工厂,名号到是挺响的,听起来也挺让人自豪的。可实际情况是什么?中国人民用低成本的人力、物资资源生产出商品,销售国外,然后赚取一点点微薄利润。到后来,国内的资源不够旧”就高价去国外买。可是成本提高了,出售价格却没有头川,只好想办法控制劳动力成本,于是便开始向中西部和内地转移。到最后,外汇储备量到时见天看涨,可是外汇价值贬值得让你看着就揪心,而且想买点高科技的东西人家还不卖给你,要买就买高价的奢侈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