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做一个总结。
“孝闵,你对我大明如何经略西非有何建言?”
“回禀陛下,臣是这样想的,金州地区可做为我大明在非洲的立足点和重要基地,那里出产丰富,又是无主的荒蛮之地,加上地处东西要道,我大明可放心在那里经营。而西非北部地区的富庶更胜东部,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有不少国家和部落,不是荒蛮之地,我大明的物品尽可在那里畅销。而且那里离欧巴罗很近,我大明可用那里的象牙等物品换取欧巴罗的物品,形成一个商贸航线。”
说到这里,陈孝闵停顿一下道:“关键是西非有一个强大的马里国,并且大食回教在当地非常盛行,尤其是黄金海岸和象牙海岸以北、以东内陆地区,因此,我大明想在那里立足,首当其冲地就是要将大食回教势力驱逐出去。不过幸好马里国已经衰败,又陷入内乱之中,我大明可趁机从中获利。当地土著人贪利而忘义,又多信奉原始教义,我大明尽可以小利谋大利,诱使当地土著人向北部的大食回教势力发难。”
刘浩然点点头道:“西非孤悬海外,离我大明有万里之遥,但是其又出产丰富,地处与欧巴罗之要道,如果贸然卷入其内乱之争,加入大食回教势力和欧巴罗势力可能会涉及其中,届时我大明海军恐孤掌难鸣,远力难支。”
刘浩然忧虑的是西非不比东非,大明海军已经占据马六甲,开始向锡兰进军,届时只要横渡印度洋便可到达东非。而西非则不同,大明海军光是去经略东非,巩固那里的地盘起码要花上好几十年的时间,因为阿拉伯势力在印度洋盘踞了上千年,短时间内是无法将其清除干净,因此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顾及西非。
而西非离北非的穆斯林势力很近,算是他们的后院,后院起火,他们能不着急吗?要知道他们数百年来用食盐换取黄金,不知谋取了多少暴利,现在大明横插一杠子,挡人财路如同刨人祖坟,北非的穆斯林肯定要与大明争个你死我活。他们占据地利,又有马里、加奥王国的当地穆斯林势力可以扶植,算是占据了人和,大明想和他们火拼,不花点力气又不行,可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对西非全面推进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另外一个方面,大明一旦打通经非洲到欧洲的海路,欧洲的商人为了逐利,肯定会千方百计沿路而下。他们离西非太近了,就算海上力量比不过大明,可人家离得近呀,万一插手西非,岂不是局面更乱。
“陛下所虑极是,臣还有一建言。”
“孝闵只管说来。”
“启禀陛下,臣在西非时,曾听当地人言及,在西非海岸不远有不少岛屿,只是臣为了赶路,一时来不及去寻找。臣根据当地人传说,这些岛屿正好位于西非北上南下的要道上,我大明优势在于海上力量,完全先抢占这些岛屿,用心经营,做为我大明在西非的基地,并以此为中心据点,配合陆上港口向西非大陆进行商贸。待到我大明在东非巩固之后,有余力西进,便可以这些岛屿为跳板,加上在陆上的诸多港口,全面进行西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