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天子之怒(3/4)

些不法的武将,以正国法,以彰正气。

此上书递进通政司自然又被留中,但是夏时安将其文发表之后,顿时掀起更大的波澜。军方开始忍不住了,南京陆军军官学院和海军军官学院联名上书,历数明军自定远营成军以来立下的赫赫战功,言明现在的大明军队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大明皇帝陛下最忠诚的军队,也是保卫大明的柱石。他们要求严惩那些造谣生事,诽谤诬陷之人。

夏时安当即撰文回应,说他没有指全体大明军队,大明军队绝大部分是好的,他要指责的是少数不法将领,也指出他要求改制的只是现在权力太大的军队系统,防止武将擅权自重,危害社稷。文中夏时安还隐隐指出,军中有兄长执掌军枢十数年,弟弟在外统领大军,这是前所未有之事,如此权臣,恐怕会造成盛唐节度使的覆辙。

双方吵得不亦乐乎,刘浩然让内阁和枢密院下了一道谕书,说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明还没有到马放南山,兵刀入库的地步,而且大明将士都是忠君爱国之人,皇帝陛下深信不疑这一点。

可是刘浩然没有亲自出面说这些话,被夏时安等人看做了另外一种意思。

经过商议串联,十月初十,夏时安带着一百六十九人到通政司门口“逼宫“,他们跪倒在那里,痛声疾哭,哭诉自己的一片忠心,哭诉皇帝陛下被淮西集团武将文官联手蒙蔽,甚至“挟持”他们准备用一片丹心哭醒皇帝陛下,哭醒天下人。

闹了一个上午,不少南京市民、学子闻讯赶来围观,现场扬起了沸沸扬扬的议论声。而夏时安听在耳中,心中得意非凡。

他一直认为现在已经天下太平,巴蜀、云南只不过是偏远之地,只需传檄便可平定。现在皇帝陛下一定会考虑到如何裁减文武重臣的权柄,尤其是武将们手里的兵权。根据他读史书的经验,他认为没有哪位开国皇帝能够手下武将还将军队牢牢地握在手里。而大行封赏在他看来,是“杯酒释兵权”的开始。自己这么一上书,岂不是正中皇帝陛下的心意。只要这次投机中了,以后定是平步青云。

可是他这位江南名士没有仔细研究过大明军制,完全不知道按照现在这一套与此前完全不同的新军制,大明陆海军没有被将领控制着,而是牢牢地抓在刘浩然的手里。军方、内阁等众人都清楚这个内情,所以也就不出来凑热闹了。

过了一会,通政司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里面走出了一行人。

终于开门了,夏时安暗中得意,连忙打足精神准备与通政司出来的官员好好理论一番,阐明自己的“高见”以达上听。

可是他刚一抬头,却看见为首者正是大明皇帝陛下刘浩然,一时哑然,一肚子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待到众人都低首行礼,他才醒悟过来,连忙跟着行礼。

刘浩然挥挥手,左手拿着两份上书,径直走到夏时安跟前。

“你就是领衔上书的夏时安。”

刘浩然的声音很平静,但是夏时安的后背却不由自主地开始阴冷。

“回禀陛下,正是臣下!”

刘浩然一直默然地盯着他,夏时安低首着头,渐渐地感觉到自己像是被一只暗中藏在草丛里的老虎给盯住了一下,想挣扎一下可是全身力气像是被抽走了一般,只得继续站立在那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