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会小很多。而寺庙失去文化中心的作用,对百姓在世俗中的影响力也会小些。
“另外,新四省大行官学之后,普行的是汉字,你们讲授的佛经也要改一改了,全部改为汉字记载,汉语讲述。”
漠北地区的密宗都是从西藏传来的,所以佛经不是蒙文就是藏文,而且还以藏文为主。现在这北元被灭了,漠北纳入大明管治,蒙文就不用说了,估计以后只能在研究所里还能看到。藏文也要被从宗教界清除掉,这就意味深长了。
几位大喇嘛想得更加深远,他们都是到西藏求学回来的,算是西藏各派在蒙古的分支。从废除藏文这一点来看,大明皇帝是想让漠北地区的密宗与西藏地区完全隔离开,另立门户。在这一点,几位大喇嘛还是赞同的,他们都将是朝廷册封的佛爷,当然不希望头上再多个“婆婆”
“还有一个问题,你们圆寂涅盘之后,这佛法还要延续下去,这衣钵该如何传承呢?”
这事关几位大喇嘛的切身利益,他们都屏住呼吸倾听。
“以前你们讲究的师承和血统相传,这样不好,我看这转世传承就很好。存玄,将内阁拟定的《密宗转世传承律》草案给诸位大师看看。”
几位大喇嘛仔细一看,发现规章非常详细,首先是寻找转世灵童要秘密进行,被选派的有声望的大喇嘛近侍弟子,在闭关静修后,化装分赴各地去寻访灵童。对初选的候选灵童要进行遗物验证,即将前世常用的法器或其他用品,与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让候选儿童从中认拿前世遗物,依认辨的准确程度对之筛选淘汰,选出几位候选人。为了避免寻访转灵童易为少数人所左右,往往造成僵局和纠纷的弊端,草案制定了最关键的一步-金瓶掣签,其程序是将经过遗物验证筛选出的数名候选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各写在名签牌上,用纸包好后放入金瓶内,由朝廷官员当众抽出的一名,即被定为正式灵童。最后这正式灵童经过内阁批准,举办盛大的坐床典礼,即转世灵童依法升登前世的法床,正式继承前世的法统。学业有成之后,再经过皇帝的正式册封诏书,接受前世的封号,这才可以开始宗教活动,接受信徒朝拜。该律同显宗佛教、道教等宗教一样,还规定了喇嘛的级别,经师、上师、圆满上师、大圆满上师,这是学术等级,同其他宗教一样,还有寺庙职位,分寺正,即方丈;司库,负责仓库和寺庙维护;司庶,负责财务管理;持律,负责戒律监管;领诵,即负责诵经功课和宗教仪轨。特别一提的是,该律提出大喇嘛这个封号非常尊贵,除了朝廷批准的几位之外,其他人不得受领,而且大喇嘛这一称号只能通过转世继承,其他皆为“不合法”
刘浩然一直觉得密宗很多教派家族和血统传承跟贵族传承有很大弊端,这和贵族传承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他想用活佛转世来打断这种垄断。
几位大喇嘛看完这些后,心里觉得有点上当的感觉。尽管大明皇帝给了他们不少好处,但是他们也看得出,这位皇帝陛下设下了种种限制,既想利用密宗佛教让漠北百姓服服帖帖,又不想让密宗势力太大,过于影响百姓们的世俗生活。
可是事到如今又能如何呢?密宗虽然还有一定影响力,可是那局限在贵族之中,普通百姓多信的还是萨满教。而刘浩然对那个迷信与宗教混杂在一起的萨满教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对大萨满师别勒只是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封号便打发掉了。可是现在漠北贵族大半被灭,密宗几乎失去了最大的支柱,要是大明皇帝给予的条件不答应的话,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