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八十章巡视(3/3)

上。那些在地方有影响的名士,你列个名单,统统给我请到南京和杭州去。”

刘浩然切切叮嘱道。做为重臣和心腹,孙炎自然知道主上的想法。在刘浩然的心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阵地,也是与儒学、理学做斗争的前线。那些地方有影响的名士十有八九都是理学分子,先以南京国史馆、诸大学的名义请他们过去,让他们在新思维、新思想潮流中好好“洗洗脑”再做打算。至于北方各地的官学,自然要从江南抽调人手。这十余年来,江南除了兴办大学。还兴办了师范学堂,师范大学,培养了不少中高级“新式。教师,虽然江南还有很大缺口,咬咬牙支援北方一部分,先把架子搭起来,然后加紧培这边的师范生就走了。

接下来几天,刘浩然在孙炎的陪同下到邻近的几斤小县走了走,亲自下农田,访百姓家,吃百姓饭,走官学。与师生拉话长,完全一副“新式国家领导人”的做派,让受到“亲切”接见的百姓们诚惶诚恐又激动不已,一番平易近人的做法,收拢了不少民心。

七月初二,刘浩然离开保定。走真定、井险入山西,最后抵达山西省治太原府。

让西布政使胡深也是一位能吏,听完他的禀报,刘浩然发现山西的人口情况要强多了,根据三分之一县的初步统计,全省人口有二百六十七万余口,估计全省人口有近四百万。

这是由于山西地内没有大的天灾****,连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河南、河北的众多难民自发地逃至该地。加上这里曾经是察罕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的老窝,他们从各的俘获的人口也多安置在山西,所以造成了山西人口可能比河南河北的总人口还要多。

“胡深,山西人口众多,但是的势狭长,我想多从这里迁民到河北河南。”

“陛下,山西虽然相对人口众多,但是也不够用,如何能向外迁移呢?”胡深不答应了,现在北方地荒人荒,招揽百姓都来不及,怎么愿意往外迁移呢?而且胡深在刘浩然手下事久,知道这位主上的脾气,只要是正卓,就算再有逆言也没有关系,不会办你忤逆之罪“山西虽然三面环山,地势狭长,但是良田也不少。而且这里相对河南河北而言,更不易受水灾,正是恢复发展耕种的好时机。陛下,一旦迁民出去。让西怕大有影响

“胡深,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是北方是一盘大局,你要放远看。河北是顺天府的仪仗,更是北地边军的大后方,那里人口不恢复,耕种上不去,就无法承担军粮供给。我们同北元的战事少则五年,多则个多年,总是从江南调粮,耗资巨费呀!”

“陛下,这些我都明白,可山西也是北地边军的大后方呀。”

“你这个胡拗公,这样吧,河南就算了,我想办法从安徽、江苏迁民。这河北你总要放些人过去吧。一百五十万如何?”

“陛下,这可不行,山西总共有那么多人口。”

旁边的参政等山西官员看着胡深与刘浩然这对君臣在讨价还价。个斤小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有什么机会接近刘浩然,自然也不知道这个大明皇帝的行事风格,都不由为自己敬仰的主官捏把汗。

“胡深,山西北靠草原,又多煤铁,将来我将在这里多设工厂,而且一个工厂办下来少则千余人,多则上万人,你算算,到时你山西会增加妾少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