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算学和格物三科。
通过与杂役的聊天,细川赖之大致弄清楚了大宋现行教育体制。各地设童学,教授六岁以上童子,可为官办或官府许可私办,教授国学和算学,学制六年。童学童子学满毕业后可参加每年一次的县考,考入县学,成绩优异可直接考入府学,学制都是四年。县学和府学除了继续学习国学、算学外还增加一门格物。
而且细川赖之得知,从龙凤七年开始,大宋施行新的考试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学考,一种是政考。学考每年举行一次,县学和府学读满毕业或满十六岁不入学均可报名参加省学考,可报考各省的大学,成绩优异可报考江南大学这种最高学府,不过还需要参加一次由大学组织的考试。现在江南除了江南大学,又新设了武昌大学和杭州大学三所最高学府。
诸省大学和国家大学学两年,主要学习国学、算学和格物细分的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大学毕业后可报考各大学中更高一级的农学院、工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学制一般是三至四年,在这些学院里就要专门学习分科的专业知识。
而省考中被大学录取基本上就被各省新设的农科专学、工科专学、医科专学、商科专学和陆军、海军预备学堂录取。诸专学一般学制四年,学业有成后一般担当工农技工、护医、医护兵和商社伙计。工作满三年后还可报考相应专业的学院。而大学毕业不被诸学院录取也可转考陆军、海军军官学堂和各科专学。
另一类考试就是分省的考,每两年一次,非大学毕业不得报考,省政考合格可为庶务,迈入司政行列,省政考前三百名可参加也是每两年举行,比省政考迟一年的国考,甲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乙等入林院为待读,丙等分诸省文华馆为检修,学业满后皆可授官。
介绍道这里,杂役咂着嘴说:“按照此情形来看,国考高中不出法学院、商学院这两类,娘的,我家小二读书还有些灵气,现在已经入了江宁府学,要是能考入江南大学,再到法学院深造一番,乖乖,一个九品官是跑不了的。”
现在江南教新办,而人才又亟待,所以官府在极力大办学堂之外,各级考试都比较宽松,原本政考是非学院毕业不得报考,现在放松到了大学毕业。待到以后天下太平,读书的人越地多了,估计这考试就越地艰难了,估计就要恢复非学院毕业不得报考了,到时一般人就只能读读专学。
细川赖之琢磨了一下,准备觐见刘浩然时提出派些日本留学生到江南大学、武昌大学、杭州大学这三所最高学府学习一二,反正这些人不会参加政考,估计也不会引起太大的不良影响。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了,俞通海招呼细川赖之去吃饭。在餐桌上,俞通海说道:“细川阁下,你运气真正的好,三日后是丞相给众将士授衔的日子,届时会举行一场盛大仪式,让你赶上了。”
“统制阁下,这是真的吗?请一定带我去观摩,一睹天朝雄军的威容。”
“那是自然。”
细川赖之看到俞通海满脸的得意,心头一转,不由问道:“请问阁下被授何衔?”
“我被授海军少将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