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零九章分省二(2/3)

众人没有多话,只是在下面低声议论了一番,然后继续听刘浩然往下说。

想到这里,刘浩然笑着开:“三司就三司,与各诸司相似也无所谓,我家是丞相府,难与诸府平级不成。”

朱升、陶安等刘然亲近之人却在心里暗暗敬佩,想不到丞相玩政治权衡的手段是越来越明了以前君主猜忌臣下专权是常有的事,而当臣的也对这一畏忌如虎生怕一不小心踩了地雷,现在好了决策由合议而,不怕别人说我专权,执行起来底气也足多了。

,让各省的一省之长觉得有委屈。而秦从龙绕来;是说的这个意思,其实对自己分三司的本质却是一反对意见都没有,只是建议换个官职名号而已。

都察院原本是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但是在刘浩然和陶安的默契合下,都察院慢慢地变成了专职“起诉”单位,它下属的都察御史分巡各,发现地方官员有什么不法行为或者执法不当,他也懒得写本弹劾你,直接到察司告你。而且这些都察御史都是直接属于都察院,与地方官员本没有利益关系,告起状来那就一个狠啊,因为人家也要博个刚正不阿的名声不是。刘浩然发现这个现象,于是便开始想把都察院向后世的检察院引导。

“丞相,那各府县是不是也循此例行?”章溢开

刘浩然的话刚落音,陶安开:“丞相,那都察院在各省的设置如何安排?”

布政司设布政使一名为省之长,参政四到五名,为布政使副职,凡诸省重大决策、人事任命均用布政使、参政合议决定。”

要也有穿越人士在场,肯定会说刘浩然不是想搞什么常委会吧。还真别说,这布政司合议还真有常委会决议的味,要知GC玩民主与集中可是手。但是在场众人听来却觉得刘浩然又在玩权衡。你布政使不是一省之长吗,我就给你来个布政司合议要想专权,除非你把其余的参政都拉拢好了可有难度啊,人家也想当布政使呀。而且这也符合刘浩然常常讲得权利与义务,权责相连的思想。一旦布政司问题犯错误了,布政使第一个跑不掉,你几个参政也不要想推卸责任,因为这决策是经过合议以布政司的名义施行的要想背后手脚也得掂量一下。

“这样吧,都察院随察司走,各级察司几名都察御史,单独署事,这官署衙门嘛,就驻地叫都察御史官署吧。”

“这合议决定就是由于省重大决定是布政司,但是布政使一人不能代表整个布政司,不是还有参政吗,所以必须开会合议,多数人同意方可以布政司名义下达和上报。”

“指挥司设都指挥使一人,副指挥使两人,指挥佥事一人,这是地方军事机构,而且调兵权又在枢密院,用不着搞什么合议了。”

“为了让各省布政使安心,我建议各省县令、县丞等正副职由布政司合议定夺,吏报备就好了,如何?”

“那好,三司就这定了。

想了想,刘浩然觉得自己的各省分三司的思路没有错,只是拘于

“是的,这项政策从省到县循行,各府除知府外,另设副职同知四到五人,各县除知县外,设副职县丞四到五人,各分一摊。”刘浩然当即答

“丞相,这合议定又是怎么一回事?与察司合议裁决有何不同?”刘基突然开

“我们的都察院都御史大人也忍不住了。”刘浩然笑着说。众人一下哄笑起来,大家都知陶安和刘浩然的关系,当然也知这是一句玩笑话。

众人纷纷,这里都是文官,当然也担心武官擅权。现在刘浩然给指挥司定义非常明确,只是日常理和训练地方守备和民兵队,调兵权还在中枢,而且粮草供给还要中枢统筹,地方安排,不怕他翻了天。再说了锐的常备军-定远军不是还握在刘浩然的手里吗?

察司正如秦先生所言,权柄甚重,不好一人擅专。但是这是断案,有律法和证据为准绳,察使只需依据判决而已,而且我已经和秦先生商议过,对察司审案过程准备更改,所以这察司可设察使数人,各自分审一类便好,一般案件不必搞合议。”

听到这句玩笑话,众人不由笑了,司与司都是虚名而已,只要品秩上去一切都好说。

听到这里,大家议论了一番,对于如此增布政使的权力没有什么意见,原本一省之长上军,下民,中间还要刑狱,现在被连剥了两项重权,不给不行。

听到这个官署名字,大家都听来了,刘浩然这是在极力保证都察御史的**。陶安上任以后,招揽了一批“愤青”文人当都察御史,这些人个个都是“血青年”看不得任何肮脏的事情且这些人又在江宁大学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