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二章江上(2/3)

“我承认,这些因素都影响到我你为状元。”刘浩然毫不避讳地说“但是最重要地是我从你的文章里看到一些东西。中平稳健、简沉谦和,还有务实和创新。你取了程朱理学地修养德,但是不为其唯心所拘泥,你取了(永)嘉(永)康之学的功利务实,却没有他们那么激尖锐。”

刘浩然笑着,这个王侍还真善于思考和探索,理学真的只是一门哲学,让它直接去指导治政中地实际事务,过于虚无了,就好像你让一个的哲学家去理一家工厂,让他去挣更多的钱,这有勉为其难。

“而且事真理的正确难就凭谁的声音大吗?承华,我非常欣赏你在正考格致知策问中说的那句话,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理学讲三纲五常,要大家存天理守秩序

的一举一动都一目了然。

“我以前对老师、国用先生他们说过,我们不但要赶在上地鞑虏,还要赶走心里的鞑虏,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重蹈历史覆辙。但是赶走上地鞑虏,枪炮可以,赶走心里的鞑虏,枪炮就没有那么用了。”

说到这里,刘浩然停顿了一下说:“这个办法虽然不错,但是现时实行起来有一定难度,必须加以改。而改办法你知是什么?”

刘浩然会到王侍尧改变称呼的义,当即:“其实我没有研究过程朱理学的理义,但是我听到他们提倡的存天理,灭人到厌恶。天理固然是好,如果人人能心存天理,那么天下早就是大同世界了。可是从孔圣开始,上千年无数的名儒学士都想把天下人变成存天理之人,可是谁到了,他们都不到的事情,程朱理学的那些人凭什么能到?我不想再拿国家、百姓的命运和前途让他们去试验了。”

“当年孔圣人求学真理,不惜拜老为师,可是到了朱嘴里,此老非彼老。这封闭和自大,我不喜。儒学到现在,取了多少其它学派的思想才有今日之成就?朱地唯心之论,难没有取释的思想吗?说到底,我厌恶理学那我说的就是天理的态度,治学就在于博学广纳,这襟都没有,如此成为国学?”

王侍尧连忙,接言:“正卿大人说得正是。属下在家乡求学时,也曾经疑惑过,理学真地能让乡亲百姓们免除困苦,过上好日吗?我翻阅了所有的理学典籍,上面只是讲到个人的修养,对于如此富民国却只有片言只语,糊不清。可是百姓们连肚都填不饱,如何去谈什么存天理?后来我游学到了温州、台州,现那里行永嘉、永康之学,不仅如此,当地地持学之士更以实践去学,从商富民。从那时我就开始意识到,理学只是一门讲究追求事理的学问,并不是直接去经世致用的学问。”

看到王侍尧过了一会还是没

王侍尧不敢揣测刘浩然的心意,只是拱手:“学生不知,请正卿大人赐教。”

错,可以让国家和社会稳定。但是光稳定是远远不展才能解决不断现的矛盾。民富国,是我追求的目标,这一理学能到吗?所以我们必须以事实和功效为标准行事。”

“你有此心便好。说到经世致用,你还要多向叶淙温和永嘉学派学习和请教。叶温虽然激尖锐,但是他温州、台州商盛之地,对于这些东西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加考策问中的言论被潜溪先生等人斥为妄言,但是我却认为很有见地。商贸往来,转到最后还不是要换成金钱,商人图的是什么,也还不都是金钱?所以他提设立官办或合办钱庄、票号,仿以前宋,以票据替代金银往来,关税司只要监查钱庄、票号地票据和往来账目就可以知多少,以此纳税。”

刘浩然喝了茶,咙继续说:“还有一,理学的那些名儒名士,恨不得理学独占庙堂,而其它学派都是异端邪学,看他们的样,对鞑虏他们都没有那么恨之骨。”

“以史为鉴,这是我们必须要的。你知我会什么如此厌恶理学吗?”

看到刘浩然给自己了一个难题,王侍尧立即开动脑思考起来,他知这是对自己地一个考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