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铁链,使得大锅慢慢地向前倾,铁水慢慢地从大锅锅嘴里流出,流在了模具上面,只见铁花四飞,到处都是飞溅的红色,工匠们在其中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密切关注着铁水的多少和浇铸的程度。
最后,大锅又被拉平了,一个通红的圆筒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它长长的身躯前小后大,但是足有上千斤。
“这是海军战舰的重炮,我叫它三十二斤炮,也就是说它可以发射三十二斤重的铁弹。”
听到刘浩然的话,刘基等人不由骇然,三十二斤重的铁弹,砸在人身上岂不是成为一滩肉泥。难怪说江南火器犀利,闻所未闻。
稍等了一会,行车把还是通红的炮身和模具一起吊了起来,慢慢地向另一处行去。刘浩然介绍道:“现在这重炮还要铸造炮身,然后还要退火和加工,检测完毕后还要经过发射试验,然后才可以装在船上使用。”
走出这个车间,看着外面林立的车间,无数的水车,刘基不由感叹道:“真是壮观!”
“伯温先生,这还不算壮观,如果你到太平钢铁厂去看看,那里更壮观,数十丈的高炉,如瀑布一样的铁水,还有水力传动的锻打铁锥,让你看完之后更是激荡不已。”刘浩然笑着接言道。
“太平钢铁厂?”
“是的,现在这里使用的钢铁都是从那里冶炼锻打出来的。那里一个月可出铁数十万斤,钢数万斤。”刘浩然欣然地答道。
虽然这点产量对于后世来说,只能算是乡镇企业,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刘基等人以前做过元廷的官吏,或者对民政有过了解,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江南制胜的秘诀和保障。”刘基最后叹然道。
“钢铁、火药和信念是我们江南制胜的关键。”刘浩然微微一笑接言道。
最后走出军器局的枪炮厂,宋濂等人是兴奋不已,尤其是章溢和叶琛,此二人一个长于民政,一个擅于军略,看到江南实力如此雄厚,自然激动不已,有这些做基础,江南自然能百战百胜,他们心里对自己正确的选择不由叹息不已。
不过刘基却有点索然,脸上看上去没有太多的兴奋,更多的是思考,还有一点点失望。
“国用,伯温先生怎么了?他难道对江南的这些枪炮、钢铁工厂不满了,认为是旁门外道吗?”刘浩然悄悄地问道。在他想来,最有可能持此想法的应该是看上去像老学究的宋濂,他可是以治学闻名,在刘浩然的印象中,这时候的文人,学问越高越刻板,当然了,朱升、陶安那种大才不在此列。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宋濂并没有腹诽这些东西,想来他再学究也清楚兵器、钢铁对于一个势力来言意味着什么,礼义靠嘴巴和笔墨去讲,胜仗却是要靠双手和钢铁去争取。但是他没有想到最保有期望的刘基却有点异常了。
冯国用远远地看了刘基一眼,转头答道:“伯温先生志向远大,以经纬天下、匡扶乾坤为己任。但是他仕途艰难,在元廷官场上累次受到排挤,最后郁郁隐居山林。此次他答应出山,想来也打算一展抱负,只是今日参观一番,伯温先生可能有点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