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五章吴国公(2/3)

“请太保和知院放心,江南行省不但会继续支援粮草兵甲,而且十余万将士枕戈待旦,随时候命!”

“江南这个地方,好是好,可惜能把你骨了。你也是我们淮上男儿,可不要在江南待久了,连刀枪都拿不稳了。到时我们在北边不住了,还要靠你们去打鞑虏!”

看着远方消失在天一际的船帆,刘浩然久久不能平静,突然转边的冯国用、李善长:“恨不能临江北,亲手杀敌!”

听到刘知六这话,刘浩然不由鼻微微一酸,连忙劝:“知院,太保正在指挥北伐反击,我军正势盛,何此言?”

冯、李二人连忙劝:“丞相何必急于一时,待江南兵壮,民丰粮足,自是举兵北伐之时。”

“自从跟随兄长起兵,我这辈算是跟鞑虏上了。几年血战下来,老兄弟们不知死了多少,可惜元廷的走狗杀了一批又起来一批,他娘的,这天下愿意当鞑虏走狗的人怎么就这么多!”刘知六借酒说着一些掏心窝的话。

待他踏上船只,突然转向刘浩然:“浩然,如果我和兄长战死沙场,记得为我等歌一曲。”

刘知六听得泪满面,连声叹:“此歌正合我教义,歌一曲,浑上下的血都了,难怪定远军能悍不畏死。”

“屈就?比起淮北那苦地方,老愿意在江南当一个知县。不过你不用客气,我来当江南的丞相知院,那是痴人说梦话,我也是带过兵的人,江南上下的将士,哪个我指示得动?”

酒喝到一半,刘知六半醉半醒地说:“这江南真是个好地方,我都不想走了,在你这里讨个差事,个富足翁,醉生梦死算了。”

自此,此歌传遍大江南北,无数红巾军与元军对决时皆唱此歌,然后慷慨赴死,元廷上下对此极其畏惧,称其为妖咒。

“俗话说刀枪无,别看我们现在闹得凶,指不定哪一天就人落地。我们地江北,鞑虏得那个叫凶,连气的工夫都不给你,更不说什么,要不是你源源不断提供粮,军中指不定哪天要以人为军粮了。”

,正式册封刘浩然为大宋吴国公。

刘浩然正式就任吴国公后,又在府中设下盛宴,款待盛文郁、刘浩然两人,因为两人已经完成任务,即日要北归了。

是夜,刘浩然在府中备下酒菜,邀冯国用独谈。

刘浩然不由泪抱拳:“我一定铭记在心!”

“熊熊烈火,焚我残躯。生亦何,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冯国用轻轻拈着手里的酒杯,在慢慢品味刘浩然话中的意思。刘浩然非常信任他,什么事都不避他,所以天下最了解刘浩然的人是他。刘浩然表现得有情有义,并以此牢牢地笼络住了常遇等一大批将领,对他是死心塌地,而所据之地的百姓更是民心尽收,无不称赞。一时仁慈很容易,但是仁义,让人无可挑剔,却很难到,刘浩然能到这一步,没有大毅力是很难到的。

在码告辞的刘知六突然说:“听闻定远军有悲歌一曲,将士们喜在临战前歌,歌毕无不有慷慨赴死之心,能不能让我听听?”

面对刘知六这不知是真是醉的话,刘浩然只好笑而不语。而原本要开的盛文郁听到这话,略有所思,当即也不开,只是埋喝酒。

刘知六大叫两声,又连喝几杯酒下去。

“国用,世人皆称我仁义,但是实际上我为人如何,你很清楚。”刘浩然喝了一杯小酒,低首说

“如此甚好,江南行省大势已定,正需要朝廷重臣来镇守。刘知院要是想来,我愿让丞相或者知院之职,只是不知知院是否愿意屈就。”刘浩然笑着说

还有陈野先,表面上刘浩然是轻信他的承诺,将其释放,实际上刘浩然早就知陈野先靠不住,随后又以一封糊不清的密信假福寿的手杀了陈野先,以此招降了陈兆先

刘知六的话让刘浩然不寒而栗,他没有想到表面上看去形势一片大好的红巾军居然形势严峻到了这个地步。想想也是,刘福通与元军在淮北、河南一带来回地拉锯战,其惨烈程度不言而喻,而对地方百姓造成的伤害也极大,正因为如此,到后来历史上的刘福通攻占了汴梁,还差攻破了大都,但是后力不继,被元军反扑成功,最后便宜了朱元璋。

刘浩然,当即昂,众人闻声也不由合,一时歌声传遍大江。

但是在暗地上,刘浩然却不乏权谋,他先是极力拉拢郭兴、朱元璋,但是对郭兴之死、朱元璋的谋都明察悉,不但不加以阻止,反而在其中暗中推波助澜,让朱元璋上位。随即又在杜遵事件上摆了朱元璋一,朱元璋遣密使去拜访杜遵没错,但是这个消息却是刘浩然让定远军的探悄悄密告于刘知六,结果朱元璋被刘福通猜疑,不得重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