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07罪名(2/2)

——用张安世的话说,霍氏皆如此

霍光的语气平淡,但是,杜延年仍然心惊不已。

——那位大司一旦有了决断,就能当众杀当朝九卿

张安世的眉锁得更了,杜延年却没有再说话。

杜延年振奋了神,连声追问:“如何谏?”这才是他来见张安世的目的

——谁让田千秋这会儿方寸自呢?

杜延年虽然心惊,却也以为然,皱眉:“侯史吴若抵为不心与中孙…必问以法轻重之罪…左冯翊亦是…”

“…大将军…”杜延年看向霍光,有些不敢想霍光会如何置此事了…

杜延年不由心惊。

张安世赞同。

杜延年也知,张安世说的霍氏不是真的指霍家,而是指霍去病。

霍光、上官桀、桑弘羊不同,他自己也十分有自知之明,行事从不肯越过霍光…

张安世无意再牵涉此事,也劝杜延年:“此事牵扯内外之分,非我等可涉及也”

“不急”霍光仍旧没有抬“待君侯封上众议再论。”

杜延年,随即又低声:“大将军失名,恐天下寒心…”

——若是霍光依旧恼怒,他还有劝说的由,然而,霍光这样冷淡,完全让他无法开了。

听到这话,霍光抬起,皱眉:“吾知矣。”

——这样平静、冷淡的态度,说明霍光已经有决断了。

杜延年打了一个寒颤。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霍光的决定就会轻易改变。

“君之意…恐天下非议大将军…”张安世拧眉,心中有些犹豫了。

杜延年很清楚——霍光一旦有了决断,那么,真的就是决无转寰了。

杜延年还想说什么,却被霍光抬手阻止:“此事待后再论”说着,霍光用手杜延年边的奏书:“君当先决之”

“君须待大将军见丞相后,方可言”临别,张安世又特别叮嘱了一句。

——再者,亲疏有别,张安世也不认为霍光需要忍让田千秋。

杜延年暗暗叹了一气,随即仍然轻声言:“大将军,心与中孙绝非大逆之人。”

杜延年轻声:“先帝遗诏所托辅之臣,仅余大将军与君侯…”

——谁又知田千秋究竟是不是自、自误呢?

杜延年却另有想法:“孺,君侯此举固然不妥。若大将军以此连及君侯,却为大不妥”

霍光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杜延年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低应诺,老老实实地理奏书。

听完杜延年的叙述,张安世也很脆,直接:“若是如此,丞相此番能安然便是大幸”

张安世比杜延年更了解霍光——事到如今,霍光是绝对不可能容忍任何人威胁到他的权力

——田千秋擅召中二千石等,看似只是行使职权,却也的确是威胁到霍光的权力了

杜延年低语:“若是如此…我恐…累及君侯…”

好一会儿,张安世才下定了决心:“君所言甚是。此事必谏”

——田千秋这一次的作法,细究起来…真的是犯忌了

——这一次,并无任何诏令,让朝臣议侯史吴案…

张安世同样有此忧,不过,他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叹息:“时也…命也…”

——汉律条文如此…本不必多想

明知霍光在回避,杜延年也无可奈何,只能寻了一个空,去见张安世。

张安世一边思忖,一边轻声对他言:“就以君方才所言谏之。再者,丞相年老…”

霍光却是镇定得很,之前,见杜延年径自沉思,他便继续理奏书了,这会儿,听到杜延年唤自己,他也没有搁笔,都不抬,直接吩咐:“君有不能决之事?”

杜延年一怔,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霍光是问奏书的事…

理完手中的奏书,霍光便往幕府去了,很脆地将尚书台的事情给了杜延年了。

——难是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日,所以…要勉力试过,才不会后悔?

——自先帝朝以来,何曾有内朝不决,外朝即议的狱事?

——说白了,这件事牵涉内朝与外朝的制度,并无明文可循,却也因此,不容丝毫退让

“哦?”张安世颇不以为然。

张安世一怔,随即凛然。

杜延年会意地

——现在,只能等张安世自己决定了。

——相比霍去病,霍光也真的算是收敛许多了

——如今…

“非。”杜延年连忙解释,随即“君侯之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