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张居正1525一1582(2/5)

作为—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张居正对明王朝所面临的问题有刻认识的。他认为当时国力匮乏和盗贼横行都是由于吏治不清造成的。官吏贪污,地主兼并,引起“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张文忠公全集》卷二六《答应天巡抚宋山论均粮足民》),加之皇帝的穷奢极,百姓因此才饥寒迫,落草为寇。由于张居正客观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正确地把握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这才使他的改革能够顺应历史的,并受到广泛的迎。

以心奉尘刹,不求自

张居正在施行考成法时,将追收逋赋作为考成的标准。万历四年规定,地方官征赋试行不足九成者,一律罚。同年十二月,据科给事中奏报,地方官因此而受降级分的,山东有十七名,河南二名;受革职分的,山东二名,河南九名。这使惧于降罚的各级官员不敢懈怠,督责主们把当年税粮完纳。由于改变了拖欠税粮的状况,使国库日益充裕。据万历五年统计全国的钱粮数目,岁达435万余两,比隆庆时每岁所(、钱粮及盐课、赃赎事例等项银两在内)250余万两之数,增长了74%(《明通鉴》卷六七)。财政收支相抵,尚结余85万余两,扭转了长期财政亏虚的状况。正如万历九年四月张居正自己所说的:“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征解如期之故。”(《张文忠公全集》卷四

居正接到报告,再次写信给崇古,要其妥善安排把汉那吉,并派人通报俺答:“中国之法,得虏酋若孙首者,赏万金,爵通侯。吾非不能断汝孙之首以请赏,但彼慕义而来,又汝亲孙也,不忍杀之。”(《张文忠公全集》卷二二《答鉴川策俺答之始》)然后,指授方略,要祟古、逢时奏疏皇上纳降。朝中很多人极力反对,认为敌情叵测.果然俺答的骑兵如黑云压城至北方边境。祟古早在居正授意之下作好战事准备并以其孙要挟,俺答终于被迫妥协。居正顺推舟应俺答之求,礼送把双那吉回乡,俺答则把赵全等叛臣绑送明室。

平心而论,徐阶和拱都是十分能的首辅,他们为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作了不少和局的努力,然而终因缺乏瞻远瞩的战略光和改革弊政的才与气魄,到张居正继任首辅时,明王朝仍然是危机重重。张居正清醒地认识到,小修小补已无法挽救明朗的覆亡,只有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才能使国家真正走困境。早在隆庆二年八月,他托《陈六事疏》(《张文忠公全集》卷三六)中,从省议论、振纪纲、重沼令、名实、固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改革政治的方案,其心就是整饬吏治,富国兵。他批评空作王霸之辩的人“不知王霸之辩、义利之间在心不在迹”而误认为“仁义之为王,富之为霸”(《张文忠公全集》卷三一《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谈王霸之辩》)。明确地把解决国家“财用大匮”作为自己的治国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巩固国防,整顿吏治。

把汉那吉穿着皇上官赐的大红丝袍回鞑靼帐幕。俺答见到非常动,说以后不再侵犯大同,并决定请求封贡、互市,和明友好相

阁大权。拱当政期间,起用了一批人才,仕路稍清。

隆庆四年,鞑靼首领俺答攻大同,计划称帝。居正闻悉俺答的孙把汉那吉,携妻比吉和母的丈夫阿力哥共十几人情求内附,大同巡抚方逢时和宣大总督王崇古决策受降。鉴于此事非同小可,张居正写信,要祟古立刻把详情“密示”于他。原来,俺答的第三个儿死时遗一小孩即把汉那吉,把汉那吉长大娶妻比吉,后上姑母之女三娘并再娶。然而,为外祖父的俺答也上了三娘意据为己有。于是祖孙之间为一个小女心中结怨,演失恋青年离家投汉的一幕。

基于上述看法,张居正决定从整顿吏治开始他的改革。万历元年(1573)十一月,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职责。他以六科控制六,再以内阁控制六科。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都到衙门,层层考试,到心中有数。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张文忠公全集》卷三八《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的拖拉现象。考成法的实行,提了各级门的办事效率,而且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而而夕奉行”(《明史.张居正传》)。

张居正曾是拱知已,后发生嫌隙。措又和权宦冯保不和。隆庆六年,穆宗病殁,年仅十个岁的神宗继位。张居正遂联合冯保,撺掇后妃,以“专政擅权”之罪令拱回原籍。这样,张居正就成了首辅,从此独掌国家大权达十年之久。

张居正整饬吏治的目的主要还是“富国兵”这条红线贯穿于他的改革之始终,实行考成法的最大收获也正在于此。

隆庆五年,穆宗在后正等人的力劝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并在沿边三镇开设市,与鞑靼行贸易。北边防的巩固使张居正可以把注意转向国内问题。

还在隆庆年间,阁不久的张居正在首辅徐阶和内阁重臣拱的支持下,主持了固巩边防的工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