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下令“出发!”
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旌旗迎风招展,向北挺进。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将士们唱着雄壮的军歌奔赴北疆战场。
二月下旬,东路大军抵达晋北神池、宁武,西路军抵达晋西北保德、府谷,二军处在同一纬度线上,互为犄角。
辽军震恐,朔州守军向西京告急,西京留守耶律习泥烈聚众商议。习泥烈说道:“大辽西京与宋国西北和睦已久,双方关系也还不错,这几年来,宋人对我帮助不少,按理不致于兴兵进犯。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诸位以为,我等以出战为好还是守城为好?”
都总管耶律阿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西京兵力二十余万,宋军才十万,我有十余万骑兵,宋军的骑兵数量不如我,怕他何来?南京道以寡敌众,尚能战而胜之,西京兵力是宋军二倍,以二打一,焉能不胜?今当增兵朔州,与敌决一死战,将宋军赶回南边去。”
都虞候萧彦衮:“河东宋军绝非易与之辈,岂是河北宋军可比?西北宋军与西夏作战多年,能征惯战,我西京辽兵久疏战阵,战力不高,而今战意更低,我等需当坚壁高垒,据险而守,待敌军疲惫,我再趁势掩袭。”
耶律阿疏:“未战先怯,哪象我契丹男儿?宋军有何可惧,以赵宋开国兵势之强,尚且不是我契丹的敌手,如今又能有什么作为?”
西京道处置使虞庸:“此一时彼一时也,前时大辽国国势强盛,此时国势衰微。西北宋人这几年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实力大涨,他们或送来粮食布匹,或卖给我们铁器用物,却从大辽购回马匹、矿产,宋军的军械远非我军所及。增援朔州需当从速,但不可随意出战,只宜深沟高垒。”
西京巡逻使康弼呼:“先与宋军交手,探明虚实后再作决断,势强则避之,势弱则战之。”
赵王习泥烈:“弼呼言之有理,不战而守,乃示敌以弱。阿疏都总管领兵五万南下,总理朔州事务,与宋军接战,统领萧仲银领兵三万随后接应。阿疏切记,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回防守。”众人领命而去。
朔州地处宋辽边境,原有辽军三万,加上耶律阿疏的五万,共计八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