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二章上(2/2)

见曹一下便住了问题的要害,贾诩迅速回:“诩已命斥候前往来安、李(淮海的几个要冲地)等地查探,暂时还未有消息。但若敌军从广陵郡内寻觅河绕行海,恐怕斥候就难以查寻了…”

帐下许攸面不由微变。许攸本也是袁绍麾下谋士,却在官渡战中暗降了曹。如今听曹夸奖审等人为河北义士,许攸不免自面上无光。隐隐觉得曹在隐自己。

凭借一支锦帆军,刘备军无论在调动兵辎重,还是作战方面,都占据了莫大的便宜。在锦帆军的控制下,淮河就成为刘备军的一天然防线。难以想像,如果哪一天锦帆军控制了黄河,等待曹军地将是什么…

整整6000多攻内城的曹军锐,除寥寥百多人见机得快、及时逃外,绝大分人都陪同审火海,其中甚至包括夏侯惇的堂侄夏侯德。

但刘备本人却是奇的冷静,一纸诏令便将叵测之徒掀起的恐慌平息了下去,并笑着拒绝了“暂避”地好意。

并非不知许攸心中所想,但他没有去这些,转对贾诩说:“文和,传我令于元让,让他莫要为难审家眷,悉心护送到许都去。”

“他袁家何其幸甚!先有田丰、沮授,如今又有审正南,皆是河北忠挚义士啊!”摇了摇,曹长叹一声说

庐江,州牧府

“呵呵…”刘备将绢书递回给徐庶,微笑着说“看来云长和孔明是准备将于文则留在淮南了…”近日来,有关于禁南侵准备寇犯庐江的消息,已在庐江城中传得沸沸扬扬,并引起了人心的慌,甚至有文武劝荐刘备到江东暂避些时日。

就在一众曹军惊讶疑惑之际,一支响箭自审后冲天而起,随即内城四门、各建筑尽皆火起,借着劲的西北风,片刻间将整个内城化为一片火海。而且审还命人在城中埋放了许多硫磺、硝石之类地品,引起一连串的爆炸。

“主公,文长将军刚刚传来君侯的急信!”徐庶将一封绢书奉给了刘备。

“审的全家都在渤海内城被烧死了…”贾诩轻轻回了一句。

“文和的意思是…”荀攸也会过意来“关、张已密派少搭乘军南下广陵去了?”

微微一愕。片刻后摇了摇

以一死,审成全了自己对袁家的忠义,在临死前还狠狠地坑了曹一把。

“命吕虔加练…”

夏侯惇本人也是幸运,因被十数名献降的渤海豪族缠住,才没有亲自率军攻打内城才脱了一劫。事后,从归降的审亲侄审荣中,夏侯惇得知渤海内城当初就是审设计并负责修建的。但内城里究竟有什么机关密。连审荣都不知

“丞相,除冀州战报外,适才派打探敌情的斥候也有回报…”贾诩不不慢地继续说“已确认关、张大军主力仍在淮之畔,但昨天夜里似乎曾有敌军的船只调动,情况仍然不明!”

军…”曹的右手重重地在桌案上,中意味复杂地喃语

贾诩微微

相继览毕绢书后。帐中众人面上再不。年轻的曹真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他与夏侯德份属同宗,关系也极好。

荀攸虽未言明,但众人都知那“恐怕”意味着什么。

“主公,九江陆太守(陆逊)、丹贺校尉(贺齐)、吴郡金郎将总共15000兵正搭乘船只朝庐江赶来,最迟今日傍晚便可赶到。”徐庶迅速介绍着援军情况。

“依这几日的风向、风力,如果搭乘船只南下,恐怕不消半日就可到达广陵。如此快的速度,而且走路,广陵义军恐怕难以有所防备!”荀攸面微变地说“如若广陵城局势已定。还不甚妨事;但若仍在僵持,恐怕…”

“寒冬腊月,不是个捕鱼的好时节啊…”刘备笑了笑,叹气说

中一亮,直直看向贾诩。急问:“可曾发觉敌海?”

半晌后,曹缓缓转过来,脸上地怒气竟已消去:“好一个审正南。好一个审正南!”虽然说的话跟先前一般,但却已经没有了那份摄人的怒火杀意。

城的士卒并不很多,一猛攻之下,内城失守。

站立在郡守府屋的审,面对四面围来的曹兵,表现得奇地冷静。下跪朝西南方向(袁绍被葬在了邺城,邺城在渤海西南方向)恭恭敬敬地叩了三首后,审仰天长笑不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