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小心!”孙乾脱下身上披风,交与诸葛亮,郑重地嘱咐道。
蒯良府邸,书房“孔明,深夜请你前来,实在抱歉!”蒯良和声说道。
“子柔大人相邀,亮怎敢不应!”诸葛亮朝蒯良、蒯越行了晚辈之礼,笑着说道“不知有何吩咐?”
“谈不上吩咐,只是有一事想请孔明为我谋划谋划…”
蒯良摆摆手,笑道。
“子柔大人、异度大人智谋冠绝荆襄,亮岂敢班门弄斧…”
诸葛亮谦虚地说道“子柔大人但讲,亮谨听!”
“昨日你也看到了…”
蒯良叹气说道“为刘荆州身后继嗣之事,我与异度已和蔡瑁闹得不可开交。蔡瑁为一己之私,竟欲扶二公子就位,二公子年不满十,若在太平盛世尤自无妨。
但如今却值乱世,纷争不断。昨夜,我曾亲访蔡府,意欲游说,却…”
“如今为继嗣之事,大公子与二公子,我、兄长与蔡瑁必有一争,甚至会致荆州内战…”
蒯越接口说道“为保荆州无虞,须得寻一万全之策。孔明可有良谋?”
诸葛亮略一思索,却没有说话。
“孔明,我等虽非血亲,但我与异度一直视你为自家子侄…”
蒯良知道诸葛亮心中顾忌,恳切地说道“此事我与异度是当局者迷,你却是旁观者清。可否为我等建言一番?”
诸葛亮抬头看了看蒯良、蒯越,微沉吟后,点头说道:“子柔大人、异度大人,请恕亮直言——若二公此刻还未有决断,恐怕亡族灭身已不远矣!”
“请孔明明言!”蒯良并未动怒,继续询问道。
“继嗣之事,除非二公让步,否则必起战端。
但以蔡德圭性情,即便二公妥协,日后恐怕也不会轻易放过二公!他日荆州必难得安宁之日!”诸葛亮正色说道“故而,二公若欲解此困局,惟有一途!”
“何途?”蒯越急问道。
“以军势控制襄阳!”诸葛亮淡淡说道。
“踏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后,一人来到书房门外,大声说道:“蒯督,大事不好!”这人称蒯良为“蒯督”分明就是军中人物。
“仲邈,进来说话!”蒯良听出门外人的声音。一名25、6岁、相貌英武不凡地荆州将领推门入内,向蒯良、蒯越施了一礼后,见诸葛亮在场,张口欲言又止。
“孔明乃我世侄,但言无妨!”蒯良点点头,示意那人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