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变化。两日前,甘宁突然传回一个消息——荆州军一举突破鄂县,更几全歼守军,并顺势包围了柴桑。
得知这个消息,军中诸将,包括我和庞统都大感震惊——鄂县的战局一直处于僵持状态,荆州军虽实力占优,但面对坚城宿将也无可奈何。庞统甚至曾和我打趣,道除非我军从背后策应,否则荆州军恐怕永远无法突破鄂县。但没有想到,庞统的戏言说了没几天,荆州军居然就攻占了鄂县。
仔细商议之后,我和庞统皆认为荆州军必是施展了什么奇谋,而绝非采用强攻的方法,才得如此迅速地攻克鄂县。但具体是何奇谋,却无法可知,毕竟没有更加详细的情报可供分析。但无论如何,我对这位施计者(庞统认为十之八九是剻良)的谋略倒也是佩服不已。
荆州军这惊人的进展,使得整个战局完全变化。根据先前所得情报,曾有近万兵马自柴桑南下,若我所料不差,这支江东军应当是准备去迎击刘磐的大军。如果当真如此,柴桑的军力恐怕就很有限了,再被占据绝对优势的荆州大军包围,能够坚持多久,想也知道。即便是我,遭遇那般困境,也定然是只能徒呼奈何。在战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后,我军的策略自然应当进行调整——先前只需稍做姿态,佯攻即可。但在大局将定地情况下,反而必须积极一些,表现出我军策应荆州军的诚意。而且,于“混水”中,摸些“鱼虾”也算不枉此行。
打定主意之后,我与庞统及军中诸将经过仔细商议,决定实施三路齐进之策——第一路,由我率精兵搭乘锦帆营战船,自水路奇袭彭泽,直接兵压柴桑;第二路,陈到率军自虎林横扫向西;第三路,传令魏延不必留手,自新都县向西横扫,与陈到军形成犄角进攻之势。
随我同行的是关平地无当飞军,以及郝昭、李严两曲士卒。乘着夜色,顺着夏日东风,甘宁将我这几千兵马神鬼不知地运到了彭泽县城下。随即,甘宁又率锦帆水军与我一道,对彭泽县形成了包围。
彭泽县城毗邻长江,城四周更是河道纵横,只靠锦帆水军就可形成两面包围。由于孙权军如今兵力相当空虚,而且其中大部还被用在鄂县和柴桑的防御之上,故而彭泽县内的防卫军力非常有限。彭泽令诸葛瑾虽也是一方奇才,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困守小城等死。但最后,其实并未需要我军攻城。
随我同行奇袭地庞统主动请缨,道要入城劝降诸葛瑾。我担心庞统安全,不愿冒此风险,但他坚持要如此去做…幸好,事情的进展还算顺利,庞统以往日旧情和彭泽百姓的安危,成功地说服诸葛瑾开城投降。
“张将军客气,瑾愧不敢当!”诸葛瑾急忙起身,躬身回了一礼,面色羞惭地说道“瑾只是一介背主之臣罢了!”诸葛瑾的话语中,丝毫也没有献城归附后的邀功之意,只能听出发自肺腑的惭愧。
我也站起身来,朗声笑道:“子瑜先生虽有大才,但适才之语飞却不大赞同!飞敢问一句,在子瑜先生眼中,这‘主’究竟是天子社稷,还是他孙权一家?”诸葛瑾才智高深,自然可以轻易地听出我话中的意思。而且在现今之世,恐怕还没有几位士人能够抛却汉室天下。
“…”果然,诸葛瑾神色不断变化,做了非常复杂的思想斗争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见诸葛瑾的神色变化,我与下首的庞统相视微微一笑。其实,劝诸葛瑾真正归附大哥,应该不是难事,实在不行,还有诸葛亮可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