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一一章(2/3)

“我素以敬为知己…”周瑜摇了摇,有些惘怅地说“仲谋与叔弼虽是兄弟。但情却有天壤之别。叔弼与伯符兄颇为相似,直,不善伪,故而往日他与我稍有不谐,便表于于行。

顿了一顿,鲁肃继续说:“其实真正说来,此次丹、庐江之战可谓是喜忧参半,而以我之见,主公转变之喜尤胜战事失利之忧!只要我江东君臣一心,同策同力。日后未必便无乾坤扭转之日…”

将爵中酒一饮而尽后,鲁肃轻叹了气,说。“想不到张飞竟束手至斯,以公谨之能,居然仍也未能战而胜之一一一一一”

“其实很简单,但要得到大哥同意才行…四字以概——以利驱之”我笑着说“我想请大哥颁布一募兵令——凡有青壮两人者,一人伍,则免赋税三年;凡有青壮三人者,一人伍,则免赋税一年,两人伍,免赋税三年…以此类推,但每必得留青壮一人在家。若家中只有一青壮,则不得伍,以免绝嗣。豪族大另有他法:凡青壮家兵250人,赋税三年减半,并可择其族中有为者一人任军司或是县尉;凡青壮家兵500人者,赋税五年减半,并可择其族中有为者一人任军都尉或是郡中椽吏。”

“公谨?”看着神态有些反常的周瑜,鲁肃略愕然地问“公谨还别有心事?若不以鲁肃为外人,不妨直言!”

大哥、二哥亦知徐庶之言在理,皆将目光转向我。

柴桑,都督府偏厅

“非是征,而是‘募’!”我笑了笑,回答说“我要让百姓主动军!”

“将军此策既可募到兵员,又不妨主公名声,确是良谋…”徐庶先是,随即又提到了一个“弊端”“但这样一来,丹将来几年的税赋必然不减…”

“多谢大哥!”我

“三弟想怎么?”大哥兴趣地问

“…”周瑜目现复杂之,缓缓放下手中酒爵,沉声说“此人用兵之能,确是我生平所逢诸敌中所仅见。论治军、战阵、设谋,他皆不在我之下…”周瑜并不是习惯谦虚的人。而且在鲁肃地面前,他说话也不需要顾忌太多。

周瑜倒上一杯酒,自顾自一饮而尽,随即无声地叹了气,默然无语。

周瑜与鲁肃二人各据一张小酒桌,对面而坐。两桌之间,一个致的炭盆中火蛇鲜活地跃着,映得周、鲁人脸膛通红。

敬,请…”周瑜举起手中酒爵,敬向鲁肃。

“此时想来,我让仲异领军奇袭秣陵,着实是个错误的决定——”周瑜转看了看厅外的夜空,语带一丝懊悔地说“未能彻底明了敌情,即行此险之策…结果计策不成,反将仲异、幼平和那勾力军士徒送于张飞之…”

“丹初平,民心未复,若行征召百姓军,恐于安定郡治不利…”徐庶斟酌着提醒说“不知将军有何妙法?”

“若无兵员拱卫土地,又谈何赋税?”大哥笑着摇了摇,和声说“当务之急,是征募兵员以抗曹、孙,钱粮等依靠其余三郡地赋税、库存以及仲(糜竺)商会地臂助,应当还支撑得住…三弟,明日我便予你《募兵令》。”

“公谨不必如此!战场之上,胜负既需人力,还看天意!你人力已尽。但天意无常…”鲁肃摇了摇。和声劝“战事虽然不利,但天幸——经此一战之后。主公与叔弼将军皆有可喜之变。而今主公经历这几番世事曲折之后,已不似往日那般急噪易怒,雄主之姿尽现。若在往日,公谨自承战事失利全责之举,必会引主公雷霆之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