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章
柴桑郡守府,议事厅
“公谨请辞都督一事,不知诸公有何计较?”孙权沉声向厅中的一众文武问dao。在收到周瑜的请辞文函之后,孙族中的年轻一辈,以孙翊和孙瑜二人为首尽皆兴奋异常,极力主张乘此机会收回周瑜手中的兵权,相形之下孙静则持反对态度,认为贸然更换都督有失妥当,不利江东安定。孙权左右为难之下,也未敢轻率zuochu决定,遂召集了在柴桑的一众重臣老将前来商议此事。
议事厅中参与议事之人都知dao近来在江东六郡广为散布着对周瑜不利的传言,却没有想到周瑜为了避嫌竟会主动请辞。相互顾望了一阵后,建昌校尉太史慈chu列说dao:“主公,以慈之见,周都督请辞之议不可纳!都督雄才济世,对主公忠心耿耿,实为我江东之支柱!”
“忠心?…外间的那些传言又是怎么回事…”孙瑜低声嘟囔了一句,但随即被孙静怒瞪了一yan,不大服气地闭上了嘴。
“张公,此事你有高见?”孙权颇为恭敬地向列于文臣列首席的抚军中郎将、长史张昭问dao。
年近五旬、相貌矜严的张昭略一思索后,沉声说dao:“周公谨虽有些轻浮风liu,但若说他会背弃主公,另起贰心,却是不大可能。外间的那些风言风语不足采信!”张昭为人个xing严谨、忠謇方直,与平素里儒雅风liu的周瑜xing情截然相反,所以两人关系并不rong洽,甚至可说有些不和。但与周瑜不和归不和,事情的轻重缓急,张昭却分得非常清楚,在这个可能关系到江东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张昭并未乘机落井下石,反而为周瑜辩解起来。
“恩!”见到张昭也表示不相信周瑜会有背反之心,孙权微微松了口气,心中稍宽。旋即,孙权留意到文臣一列末尾chu1有一人面lou微笑,似是xiong有成竹一般,急忙chu声问dao:“子敬,你又是如何看待公谨请辞之事?”
被孙权问话之人,30岁左右、相貌魁奇、气质朴实无华,但yan中却不时闪现chu智慧的光芒,正是军议校尉(名为校尉,实际是类似于参谋xing质的文职。)鲁肃鲁子敬。鲁肃听得孙权相询,举步chu列上前几步,朗声说dao:“主公!周督请辞,无非是因为民间之风言。而这些风言,以肃之见,必是由他方细作所散布,以此来离间主公与周督之信任情谊,搅扰我江东安宁!”
“哦~~?”武将列中位于次席的程普轻捋颔下已现hua白之se的长髯,有些疑惑地问dao:“何以见得这些风言是由他方细作所散?”
程普乃是追随江东孙氏三代的gu肱老将,位高望重!见程普发问,鲁肃丝毫不敢怠慢,但神se却依然从容自若,chu声答dao:“前几日初闻这些风言,肃便gan觉有些莫名,故特意命人去各地,仔细查询了一番这些风言究竟是先从何chu1散布开来?”
“可曾查chu由何chu1散布?”孙权急声问dao。
“启禀主公,是芜湖与秣陵!”鲁肃点tou答dao。
“但这又能说明什么?”程普不解地问dao。
“若是周督果真有不臣之心,这些消息当然是应该先从周督屯兵的鄱yang传chu,而不先chu现在数百里外的芜湖与秣陵,足可见此必是敌方细作刻意所散播之谣言!”鲁肃冷静分析dao,言语自信让不由得不gan到信服。
“当真是先从芜湖与秣陵散播开的吗?…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掩饰…” 孙翊犹自有些不甘心,认为鲁肃与周瑜关系莫逆,在故意为周瑜掩饰。
“叔弼,休要胡luan猜测!子敬先生乃是挚诚君子,又岂会zuo此下作之事!”孙权将脸一冷,沉声喝止住孙翊。
顿了一顿,孙权继续向鲁肃问dao:“子敬,你以为这些谣言可能是由何方所散布?”
“无外乎就是两方!”鲁肃并没有受到孙翊刻意刁难的影响,不jin不慢地说dao:“寿chun刘备!荆州刘表!”
“刘表!刘备!”一听到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