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2/2)

听到这里,我也不由得前一亮。我军被曹、孙两方包夹在中间,于要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而且还缺乏拓展空间。要想摆脱这恶劣局面,只有寻找一边作为突破。在曹势大难敌的情况下,江东孙权实际就成为我军唯一的选择。原本我对军江东还有所顾忌,但徐庶的一番分析逐渐打消了我的疑虑。的确,只要能够利用好这些孙权的内忧外患,夺取江东并非没有可能。而且,江东军最为依仗的军优势,在“三国上第一将”甘宁投靠我军之后,其实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

“主公,以庶之见,短期内我军取方向,可以八字概之。”

“大哥,军师言之有理,南取江东确是我军最佳选择!”

“表面看来虽然如此,但江东也并非无懈可击。以我看来,江东其实内忧外患之中!”徐庶自信地说“先说内忧,江东之地士族林立,若说固,朱、陆、张、顾几大族甚至要胜过孙氏一族。江东上代之主孙策以其雄才伟略,恩威并济方才抚下了这些士族。但如今孙策暴毙,孙权以弱冠之年继承兄位。江东士族会服孙策,却未必会服孙权。若我所料不差,没有三到五年,江东士族之心绝难尽归孙权。”顿了一顿,徐庶接着说:“再说外患,荆州刘表与孙权乃是世仇,两家积怨极,近年来大大小小战了不下二十次。再者,江东之南,山越诸对孙家亦是怀不满。孙权有这些内忧外患,我军南取江东虽说不易,但却非没有可能。”

“哪八字?”大哥急声问。不光是大哥,厅中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将目光聚集在徐庶上,凝息静气地倾听。

“君侯,正是要兵江东。江东孙权与我军之间,虽不能说势同火,但将来恐难也免刀兵相见。孙权早有意与曹结为盟约,若非前次将军阻隔,恐怕盟约已成。我寿横梗于孙、曹两军之间,必成此二方中之钉,况且江东重臣张纮亦死于我军之手。若我军不取江东,孙权迟早亦会引军攻我寿。”

“主公,张将军似已有所悟,可否请张将军来解说一二。”徐庶恰好看到了我微笑的表情,和声对大哥说到。

“原来如此,军师所言甚是!若我四方联手,确可一阻曹贼之势。但拖住曹贼之后,我军又该向何方取?是复夺汝南,还是东取徐州?”大哥面欣喜地

“正是如此!”徐庶:“北面曹目前已雄距青、徐、兖、豫、雍、司隶六州,若是再得冀州,便是七州。天下十三州曹已占过半,其人力、军力、力、财力已为天下群雄之最。我军以一郡之力,数万之军贸然北向,莫说取,连寿基能否稳住,尚存疑问。所以,在我军实力得以壮大之前,北面不可图!”

我知徐庶这样的意图所在——刚任要位,太过难免会招人嫉!虽然认为他这样的想法是没必要的,但我还是笑着说:“大哥,无非就是袁绍死后的长幼嫡庶之争。袁尚不死,必与长袁谭争夺名位,如今曹兴而袁衰,一旦内袁家必然速亡。但袁尚死,袁谭继位再无疑问,如此反而继续支撑下去。”

“那‘南不可守’又是何意?莫非是要兵江东?”二哥轻捋长髯,沉声问

“但孙氏一族已盘踞江东数载,可说固。我军若要兵江东恐非易事!”糜竺疑惑地说。糜家在江东也有不少商会,所以糜竺对江东的情况也算比较了解。

没有能力击败曹,而曹在背后我军与六表、侧翼腾的牵制下,要想收拾掉袁谭也不会那么容易。这僵持状态正是我军最需要的!

北不可图,南不可守!大哥将这八个字反复低喃了几遍,随即急切地问:“军师是说——我军不宜向北取,而应当是向南。可是这个意思,这却又是为何?”

“哦?三弟,你已领会军师的意思了?说与大家听听!”大哥既惊又喜向我问

好一个徐庶!果然是“盛名”(后世的盛名)之下无虚士。我能够想通这些,还是凭借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徐庶的提。而徐庶依靠自己掌握的一情报,竟然就能够分析得如此远准确,的确厉害!论大局观和战略能力,他要比我太多了!不过这样的徐庶才是我军最需要的。想到这里,我脸上了淡淡的微笑。

“北不可图,南不可守!”徐庶从容不迫地朗声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