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卷厚积薄发第二章天子之令7(2/2)

勇心思一动,已然明白杨彪的意思,那就是皇上不会明确态度,杨彪也不会明确态度,这两人都准备跟随勇的态度。如此一来,三方之间无论如何调停都会得罪一方,甚至三方一起得罪。而皇上只需对外推托,言一切均是勇的意思,就可轻松的置事外。到时候,一切恶名都让勇来背,甚至‘胁迫皇上’这个极易引发第二次诸侯联盟的借也会喧嚣尘上。“一石多鸟,无本万利啊!”勇不得不叹,皇上越来越难对付了。若此法自杨彪之手到还不算什么,若自皇上…“看来对于皇上的监控必须更加严密!”勇暗下决心。

“得将军莅临,太尉府蓬荜生辉啊!”杨彪年龄几乎是勇的两倍,却仍要小心翼翼,不阿谀奉承,也不能太过傲。毕竟勇是朝廷表面上的石,实际上地掌握者。杨彪不是没想过搞拉拢离间这一,怎奈勇一手带来的征北军系统比当年的董卓西凉军更严密、更团结、更忠诚,从士兵到军官甚至中级军官无不对对勇奉若神明。于是,略经试探,杨彪便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勇如同在自家一样,毫不客气的到主位旁边“勇后生末,走过的路恐怕还没有杨公走过地桥多,论到指挥作战还算尚可,若论及官场诸事,恐怕还不如一些世家弟。故而,还是想先听听杨公想法。”

于是,廷议暂时结束了,皇上需要比对笔迹,也需要时间好好消化两份证据、一份说辞。众人散去后。杨彪遣人请勇过府一叙。勇欣然接受,也明白在这事情上,皇上不了主,杨彪不了主。最后只能先探探自己地风。

“这…”杨彪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支吾几声,转移话题:“将军请客厅,杨某请将军过府主要还是为了今天朝堂之上的争论,杨某想听一听将军的看法,毕竟此乃内,皇上地意思不希望事情闹得不可开,从而令朝廷威信受到影响。”

勇没有接话的意思,杨彪只好继续陈述引诱勇上当“综合目前各情况,朝廷面必须以将军为主,如此才能给与各方震慑,令其得以坐下来和谈。否则,只怕一旦矛盾激化,中原三州将战火再起!”说完,杨彪神微黯,似乎已经觉察到勇的态度。

太尉府坐落于长安城北,邻皇,乃是一等一的风宝地,也是朝廷百官此时此刻地主心骨。毕竟。勇常常领兵作战,很少留在洛,而驻守这里朱灵虽说世家,但对勇忠心耿耿。只把军务放在首位,其他的一切都淡然之。百官说不上话,也便逐渐淡了关系。于是。除了勇特别叮嘱悄悄拉拢的几位官员外。余者大都团结在了杨彪周围。而朝廷势力划分也渐趋明朗。约一半投靠了杨彪,三分之一跟随杨奉。剩下的一大半保持中立,最后仅余的十数人被勇拉拢。当然,被勇看上者,不是名士便是官位要之人。勇虽然同意将洛周围给皇上直辖,但仍要留下线,以防不测。

“哪里哪里!还是太尉府因杨公而重焕新生,早年来洛走动时,勇轻职微,只能混迹于九卿之下地属官丞佐,三公之府只能远瞻仰而无缘得。每想及此,勇都以为憾,来一趟京都洛,却无缘得见三公九卿,人生憾事,人生憾事啊!”慨一番,稍稍抖落了当年的往事。可听在杨彪的耳中却十分别扭,似乎是在有意炫耀。

勇嘴角一翘“杨太尉的意思勇明白了,皇上似乎不愿意趟这滩浑。然而,有一不知杨太尉是否想过,若皇上就此于外,将一切委托给在下,那么天下有识之士该如何看待?各州郡官员该如何看待?不是在下危言耸听,一旦某些人趁机散播谣言,指责勇胁迫皇上号令天下…”话未说完,杨彪额已然现汗珠。勇就此打住,笑问:“初冬时节天气寒冷,可为何杨太尉满大汗?若是生病,须尽快看医啊!”

杨彪尴尬的笑了笑“往事去矣,将军如今正值当年,前途无可限量。区区车骑将军只不过是垫脚石而已。而就算这垫脚石,也已经位于九卿,略低于三公了!相信不久之后,将军必将百尺竿一步,大将军之职虚位以待啊!”“哈哈!”勇笑得很开心,似乎接受了杨彪地捧。而这落在杨彪中又引起了另一番忧虑。“借杨公吉言,相信不久之后杨公也能晋位太傅,成为皇帝之下至的存在!”

杨彪微笑着,不知是欣赏勇地言谈,还是觉得勇孺可教。“将军,杨某宦海沉浮十数年,经历地事的确不少,却鲜有如今这状况。三州之长因一己之私大动戈,更牵连其余州郡观望。不瞒将军,荆州与扬州、豫州也存在纷争,益州虽然置事外,但从益州门生故吏捎来地消息看,益州似乎也不大稳妥。”说到这,杨彪顿了一下,偷偷察看勇的表情神,而后继续:“如今朝廷的境况将军也清楚,有心无力,除了仰仗将军别无他法。故此,许多事情都不好明确表态,皇上也为此忧心忡忡。这想必将军也明白。”

人背信弃义,一个说自己受到蒙蔽,事情越来越有趣了!“不知陈登来了之后还会有什么新情况发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