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道路搭设桥梁,并肩负第一时间遇敌接战的重任。出东恒后,大小战斗十余次,将徐荣派来阻击的兵马悉数击退。
午后不久,一骑由后队直接赶来,停在高勇身后说道:“启禀将军,昨日东恒收到大阳城赵将军消息,其部已于七日攻占大阳城。斩杀守将杨东、郭安,歼俘敌军近四千。”
高勇闻讯高声赞道:“好!如此一来徐荣再无退路。”
贾诩沉稳道:“赵将军可曾提及弘农吕布的动静?”
骑兵立即回道:“不曾,不过在大阳城西发现不明兵马,人数在两万左右,据太史将军推测极有可能是白波军!”
高勇一愣急忙看向贾诩,只见他眉头紧锁,平静如常的面容略带一丝不安:“两万白波军…这个没有事先预计到,会不会?”
这一提醒,高勇也不禁担心起来:“一师六千余骑兵对付两万以上的敌兵,而且还要坚守城池…”突然,高勇瞪大双眼与贾诩目光相对。
贾诩道:“主公,赵将军那里恐怕顶不过五日,而押送辎重暂编15步兵师预计在十五日到达,其间相隔四天!如果是一师机步兵凭借大阳城坚守绝无问题,可是让强于野战的龙骑兵守城…为防不测,主公应立即分兵相助!”
高勇立刻打开地图察看通往大阳的道路:“文和,蔺泊邑到大阳没有道路通行,如要取直径必须翻山越岭,短时间内绝难到达。嗯…你看调动刚刚抵达东恒的暂编11步兵师支援大阳如何?”
贾诩思考一会仍有些担忧道:“白波军号称十余万,早些年祸害河东郡,官军数次征讨皆无功而返,直到徐荣来后方才将其压缩于河北、蒲坂一带,此次他们出动必有备而来,只怕两个暂编师也难以占到优势,还需另外调兵增援。”
高勇听着贾诩的分析不住点头,说道:“文和之言有理。传令:东恒的暂编11步兵师兼程赶赴大阳;清河郡035机步师调入河内郡归郭嘉指挥;原河内郡045机步师立即出发支援大阳!此外,告诉赵将军:忍一时风平狼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贾诩双目一亮,将这句颇含哲理的话牢记于心。
看着领命离去的传令兵高勇问道:“文和,你认为徐荣会投降吗?”
贾诩微笑道:“会投降,但不会轻易投降!主公常说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徐荣就是那样一种人!”
高勇看着队列中年轻的脸庞说道:“这样的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啊?”
贾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是天下一统的时候!”
…
午后不久,郭太又提兵围攻大阳,依旧留下北门猛攻东西两侧。赵云、太史慈各守一边,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决心以及全军齐心协力的暴发再次将白波军击退,斩杀二千余敌兵,当然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阵亡近二百,伤兵再增五百余。
傍晚,夜幕借着满天的乌云变本加厉地笼罩一切。大阳城内只有几处炊烟,是一些老弱病患以及至死都不愿离开大阳的百姓。
赵云与太史慈并肩巡视城墙。除了勤务兵还在搬运尸体、救治伤员外,其余兵士或躺或卧,都在抓紧时间休息。墙下堆放着仅余的十几块石头,以及白波军留下的刀戟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