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要忘了我这个玄菟小吏啊!”“不会不会,我董卓岂是那等忘恩负义之人!他日我董某若是高升一定不会忘记贤弟的。”高勇趁机问道:“董大人,你看着黄巾俘虏的事?”董卓还能不明白,哈哈一笑,说道:“全由贤弟做主!全由贤弟做主!朝廷那边老哥自会替贤弟说话的。”高勇一看目的达到,也就高兴的陪着董卓喝酒。
第二日,在黄巾俘虏的面前,高勇为那些勇士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千名骑兵在两边排成了整齐的方阵,所有人都将战刀握紧摆于胸前。在这些骑兵之间是那些抬着棺椁的俘虏,高勇命令号手吹响了号角,这一切显得是那样的悲痛!看着那些忠勇的壮士棺椁,高勇高声喊道:“送勇士上路!”随后一千骑兵同时高喊:“送勇士上路!”
这些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那些俘虏,就算是有天大的仇恨也会在这样壮举面前冰消瓦解。
黄巾军中有人为张角刻了一个木头缝在尸身上,混在那些勇士中一同下葬,高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些黄巾俘虏也明白高勇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也是杀头的罪啊!所以那些俘虏在葬礼之后也就安心的跟着高勇了。
刚刚将俘虏送走,皇甫嵩便引兵前来。高勇与董卓急忙出帐相迎。皇甫嵩果如高勇所想,威严肃穆,面容俊朗,却包含有那么一点点迂腐。高勇正在暗自摇头,突见皇甫嵩身后闪出一人,此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俨然有王者之度,他身后一杆大旗,上书:都骑尉*曹!
高勇啧啧称奇,以前心中的半个枭雄竟然就在眼前。再次仔细打量,这曹操果然不同凡响:戎马一生安邦智,雄踞北方展翅鹏。三分天下开乱世,才略无人敢争锋!(ps:最后一句说明曹操的心胸比较小。)其双目精光四射,身上铠甲明亮、衣饰鲜明,气度非凡,显示出超越常人的精明。高勇一边打量一边微微点头,心道:“这曹操很有可能是我统一天下最大的障碍!我得找个机会除了他!”此刻杀心已定。
这时那曹操也在向这个方向看来,初见董卓,看到那一脸的谄媚就有些恶心,不由得转眼望向董卓身后,突然见到一个少年也在偷偷打量自己,不由得大奇,便也打量这个少年。这少年浓眉阔目,天庭饱满,双眼有神,气宇轩昂,隐有王者之风,帝王之气。曹操看的心惊!暗道:“哪里来的这样人物?如此气魄,当真英雄!”见过了礼,便来到了中军大帐。
入帐落座,皇甫嵩首先开口:“董大人,听闻你已经将黄巾贼首张角杀死,那定然有大量的黄巾俘虏,怎我进得营寨却不见一人?”董卓有些心虚,想不到这皇甫嵩如此眼尖,不由得心下发慌看向高勇。高勇也是微有惊诧,但却面不改色,回答道:“皇甫大人,这黄巾贼匪多达数十万,而我们只有不到一万人,仅凭这区区万人能够击溃黄巾杀掉匪首已实属不易,如何能够俘虏他们?还望大人能够体谅下官的难处。”
那皇甫嵩似有不信,说道:“既然如此为何不速速剿清余匪?还要在此耽搁多久?”高勇实在是有些生气,这个老家伙明明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便也没有好气的回答道:“大人明鉴,我等苦战数日,人困马乏,正需修养,如若一味蛮战,当死无葬身之地!”那曹操见到气氛越来越紧,两方面都有了火药味,而且心里明白高勇说的不错,就急忙打圆场道:“皇甫大人,我也觉得剿灭黄巾并非一日两日之功,我看董大人这里也休息了几日,不如我们明天就开始讨伐黄巾余孽!”那董卓感激地看了看曹操,也附和着道:“我也正有此意!皇甫大人我们明日一同讨伐黄巾余孽,我当为先锋!”
散会后,高勇回到自己的营帐,对戏志才说道:“这里我们已经无法继续待下去了,那皇甫嵩并非善类,我等还是早早离去为好。另外我还要到南方去一趟,希望戏先生能够与我一同前往。”戏志才感激地看着高勇,心中明白,高勇已经将自己看作心腹,遂开口道:“主公,我有一计可以从容脱身,只需如此如此!”高勇听完说道:“妙计,有先生相助,我无忧矣,!”
突然卫兵来报:“大人,都骑尉曹大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