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记起陈群正是创造了九品官制的人。仔细打量此人:清尚有仪貌堂堂,年轻有为智超人。九品官制传后世,两代魏君托孤臣。
戏志才十分的高兴,就向陈群介绍了高勇。陈群也看出了高勇有着一种非常的气质,上前施礼,然后众人分别落座。当陈群听到高勇是一郡太守时就猜出了他的来意,问道:“高太守此行可是为了戏先生?”高勇点头说道:“正是,我只是想请戏先生相助保得百姓平安。”陈群又转向戏志才问道:“戏先生是什么意思?”高勇也望向戏志才。
戏志才摇摇头说道:“我在读书的时候悟出了一个道理:君择臣,臣亦应择君!也就是说应该辅佐一个值得辅佐的人。”高勇点头道:“精辟,良禽择木而栖!”陈群听到此言由衷的赞叹道:“妙!良禽择木而栖!至理名言啊!”戏志才看着高勇问道:“高太守,志才浅陋,但有一事不明,还望指教!”
高勇知道考验来了,说道:“但请说来!”
“如今汉室无道,天下民不聊生,诚如大人所说,军备松懈,吏治败坏。如果朝廷不思悔改,民心不附,久之必将天下大乱,民变四起。天下仁人志士必将择明主以扶之!故吾有两问:一、天下何为重?二、如何可得天下?”高勇已明白了戏志才的心思,遂慷慨言道:“天下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的天下,但还要用贤臣,远小人,纳忠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好!”戏志才精神大振身手拍案,慨然道:“文若曾想将我举荐给大人,但被我拒绝。我给了文若九个字: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心。而文若兄显然对大人是十分的敬重,在给我的回信中写了两句话:但有一腔热血铸,威扬中华万古魂!还有随信一起的几份《新报》,这使在下大为惊奇,在仔细阅读后,发现里面的惊世言论,许多主张都是在下所没有见过和听过的,也使在下更加地想要知道那个年轻的太守是怎样的一个人。如今听罢一席高论,方明白大人的经天纬地之才,以及拳拳爱民之心!一席话叫人茅塞顿开。现在志才决定追随主公!以扬我中华万古之魂!”高勇内心激动,伸手握住戏志才的双臂,高兴道:“得公之助,如孝公得商鞅、高祖得张良!大事可成已!”
陈群听到高勇刚才的一席话也是心中激荡,起身走到高勇身前问道:“高太守,在下曾听戏先生提起玄菟郡实行临时管制,采用民选选官。不知此事可是当真?”戏志才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道:“好你个文长,居然敢偷看《新报》!”高勇则转向陈群详细说起了三权分立以及全民选举的相关事项“三权分立就是立法、执法、行政这三权分立。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官吏贪污渎职,而三个方面互不统属,又可以形成平衡,互相制约…而民选官员因为有百姓的支持外,在执行政策时会更加得容易,同时如果上级政策能够为本地百姓带来好处,官员也可以代表民意,这样既可以是官民距离缩短,也可以方便上情下达。”由于这些东西太过深奥,远远超出了当时人的想象,即便是这些当时的大贤也是难以全面理解。不过陈群听罢不但没有失望,反而坚决要求道:“在下也想到玄菟去,不知…”高勇大喜,当即同意。同时心想: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接下来的几天里,高勇就与戏志才和陈群促膝长谈,既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使他们二人了解到以前所不知道的许多事情。高勇已经完全将这两个人的兴致勾了起来,随着了解的深入,陈群对高勇描绘的新制度越加的着迷,在五日后按耐不住,向高勇要了文书径直奔向三郡去了。戏志才可没有他那样,他决定跟随高勇完成后面的旅程。
在颖川休息了两日后,高勇即启程奔赴阳平。这里还有另一位三国名将——乐进。乐进,字文谦,三国时曹魏名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乐进与张辽、于禁、张合、徐晃号为名将。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逝世,谥曰威侯。根据这些评价就可以看到乐进不仅是一个勇将,还是一个统帅之才。
入城之后稍加打听就知道了乐进的住所。乐家虽然不是本地的名门望族,却因为乐进的能文能武而声望颇高,阳平县令数次举荐乐进为孝廉,却都被乐进婉言拒绝。他的朋友问他为何有官不做?乐进言道:“官者只能够保境安民。吾要做将,开疆廓土御敌于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