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三章献计(2/2)

昙华忍不住捂着偷笑声。魏云墨有时候,倒是细心得很。



秦嬷嬷便是不说话了,轻叹了一声。

不过昙华和魏云墨却是不会去的——一来他们也猜不什么来,二来人太多了也挤不过去。于是魏云墨便是建议:“不如去月老庙外吃一碗汤圆,也应个景,去年我尝了一回,倒是和咱们家的不一样。”

郑氏也是皱眉:“就算是以前,也不能真就不不顾了。那样虽然一劳永逸,可是万一被人知,也不是玩笑的。”

魏云墨也是替她兴,笑着:“回我送一笔墨纸砚,你好好学。”隔日果然送了一徽墨并诸葛笔,澄心堂纸,和一端龙尾砚。倒是让昙华有些舍不得用了——她一个初学的用这样好的东西,岂不是糟蹋么?

“我要玉兔的吧。”昙华看着那小兔憨态可掬,便是笑着指着那玉兔样式的吩咐。

“太太想怎么?”秦嬷嬷一面扶着郑氏慢慢往回走,一面压低声音问:“又不能送去庄上,难要…”

昙华只觉得自己一双睛都有些不够用了,趴在车上,目不转睛的看着外,时不时跟魏云墨叹一句。

昙华立刻伸长了脖去瞧,果然瞧见闹的景象,不时的还有人喝彩鼓掌,想来是猜对了灯谜的缘故。

郑氏没说话是,看着她这么多年没能再怀,万一以后都没动静了,唯一能指望得上的就只有朝华。可是朝华若是被狠狠压着,她又该怎么办?

郑氏也是凝眉沉思。

倒是一旁的大丫香云上前来,低声笑着献计:“我倒是有法,不过不知太太是什么意思?是一劳永逸呢?还是让大小暂时了府就行?”

魏云墨挑了挑,最后也挑了一只玉兔的,他挠挠笑得有些腼腆:“一个太孤单了,凑一对也好看。”

正月十五元宵节,夜里格外的闹。大街上人山人海,有许多的灯笼摊和元宵摊。灯笼也是各式各样——十二生肖的,各朵的,还有最普通的素绢的,描的,双层的,八角灯样式的,还有走灯…

随后二人一同去庙会上求了平安符,又吃了一碗什锦汤圆,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去了。路上少不得昙华有跟魏云墨说起自己也要开蒙的事情。

教得狡猾了,那可是不好办了。”

魏云墨四下看了看,见果然不拘是什么样式的确是人手一个的灯笼,便是也来了兴致,仔细的看那些灯笼摊上的灯笼:“你想要什么样儿的?”

秦嬷嬷皱了皱眉,犹豫着又接着说下去:“以往也就罢了,如今老夫人这样重视大小,怕是不好下手吧,”

郑氏看向香云:“你有什么好法?”

“前面有人猜灯谜呢。”魏云墨趴着看了一回,指着前围了特别多人的地方笑着让昙华去看。

郑氏听了这消息的时候,正在喝粥,当下连粥也顾不得喝了,急忙问:“果真?”只是面上的神,看着不像是关心担忧,反而有些急不可耐的欣喜。

昙华自然是不会反驳。想了想又:“咱们也买两个灯笼挂着车上,你看别人手里都提着一个。”

过了元宵,周老夫人便是各寻访合适的老师来——一来,是内宅女儿家学的,自然不好找个男先生。女工这些师傅倒是容易,可是要说有名气的却也不一定肯来。

看着便是开的三月里了,李家这好不容易寻到了老师,昙华和朝华便是正式的开始上学了。

这日早上到了该起床的时候,昙华却是觉得有些爬不起来,娘王氏过来摸了摸额,登时吓了一;“大小怎么好好的竟是烧起来了?”

虽说是来玩,可是他们却也不能如同小老百姓那样自由自在的,只能窝在车里,看着过过瘾。若是有什么想要的想吃的,也让跟着的人去买。

所以,必须要改变现在这情况。

郑氏看着秦嬷嬷,面容有些狰狞:“不行,昙华那小丫不能留着了。再这么下去,朝华以后怎么办?被她压着,哪里有之日?”

一时间,少不得又去请了大夫,又让人去郑氏和周老夫人通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