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也被扣下来,自己也回不去,那就太冤枉了!
最初,黄世仁在第一时间选择屈服,实际上,只是想度过当时那一关,在他看来,高畅只是一个运气比较好的流贼头子,真的投靠他?笑话!
他想。要是自己委曲求全,低声下气。或者能欺瞒高畅,让他放自己一马。就算损失一些财物也不过分,他没有想到的,高畅根本不为他地表演所惑,牢牢地把他控制在手中,从他那里一点一点地榨取钱粮!
这样下去可不行!
他心中有着别的盘算,所以,今天找上了顾旦,在护卫们的监视下。用一种隐晦的语气试探顾旦,想知道他心中是怎么想的!
毕竟。黄世仁虽然认为自己很聪明,不过,顾旦是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人,他地想法和做法对自己具有一定的启发。
然而,顾旦没有理会他的暗示,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淡的语气告诉他,在上一封信中,他已经命令自己的儿子前来平原城,担任高畅的童仆。
听到顾旦这样一说,后面的话自然就说不出口了,失望之余,黄世仁的心情自然说不上好了!
顾旦为什么会选择屈服呢?难道,他看好那个暴虐的流民头子,认为他能成大事?
黄世仁不知道高畅能不能成大事,他只知道每当钱粮从自己的庄园运出来,运进平原城地时候,他的心疼得紧,就像在割自己地肉一样,再这样下去,他想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他必须想出办法来摆脱这样的局面。
当黄世仁出言试探自己地时候,顾旦马上明白了他心中的所想,他觉得这个平原郡有名的吝啬鬼在玩火。
黄世仁的吝啬在平原的乡绅之间是非常出名的,大斗进,小斗出,这样的花招就是他创造的,黄家地佃户在平原各家之中,日子过得最不好,他们所受的盘剥往往让外人难以想象,要不是勉强能够活下去,他们早就跑个精光了,即便如此,还是不时有人偷跑,宁愿去当流民,去做盗贼。
黄世仁地所作所为,顾旦一点也看不上眼,以诗书传家的顾家,对下面的佃户非常和善,名声远播,就连张金称肆虐平原郡的时候,也因为他的声名,没有去动顾家。
虽然,看不起黄世仁的所作所为,不过,大家都是乡亲,共饮一河水,顾旦还是隐隐点了黄世仁一句,不想他玩火,以致弄得家破人亡。
和高畅相处的时间一久,顾旦对他的忌惮就越来越深,他根本看不清这个人,在这个人身上,蕴藏着某种令他战栗的力量,正因如此,顾旦选择了真正的臣服,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是正确的选择。
上善若水,柔而不争,这才是永恒的生存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