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章新明史寇防线(2/3)

邓茂对下的行动是很满意地。照军规,粮草不算在战利品之内,所有缴获的粮草都留军用。虽然,这十多天的行动没有搞到太多的油,不过却磨练了第一军骑兵打游击战的能力。后来,第一军转战大西北,而他们的游击战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发挥,成为了明军第一游击军!

陈懋的计划也正是如此,用两个骑兵军在北面缠住日寇主力,第三军与第六军则攻神,从日寇防线南端取得突破!

十多日下来,第二军官兵也在第一军面前扬眉吐气,这下陈豫有了跟邓茂叫板的本钱。邓茂打的都是小规模战斗,是游击战。而第二军不但歼灭的日寇更多,抢到的资也更多。当然了,第二军的总损失也在第一军之上。不过,对陈豫来说,这仍然是值得他骄傲的事情,特别是他把那把抢来的武士刀拿来炫耀的时候,更是觉得脸上有光。当时,陈豫并不知这把武士刀的来历,只是觉得很神秘,工也很致,这才留了下来。而后来他才知,这是日本四大宝刀之一的“童安纲切”是日本的国刀。后来,这把刀被陈豫献给了朱祁钰,接着就被放在了帝国博馆展,成为了朱祁钰时期,帝国军队缴获的最有名气的几件战利品。数百年之后,日本人还念念不忘,要明帝国归还这把宝刀呢!

这是织田信长在关战役中总结来的经验。明军的步兵军火力极为大,即使守城的队手里有重型弩炮,也不可能挡住明军的攻。在关一战中,织田信长力搞了上百架弩炮。结果还是一败涂地,明军的火力优势是日军无法比拟地。那么,要抵消明军

騒扰战,虽然每次战果不大,不过,日积月累下来,那战果就绝对不小了。第一军的行动持续了十多日,各路人都带回来了不少的战利品,包括足够第一军消耗一个多月的粮草,还有一些日寇的作战资,有几路骑兵甚至去抢劫了一些小城镇,带了不少年轻的日本女人回来!

两大骑兵军在福知山附近杀得日寇手忙脚,严重的破坏了织田信长的防御计划,而且,导致织田信长不得不将更多的兵力集中在战线的北端,为明军在神附近取得战略突破创造了基础条件!

陈豫这一法的效果也不错,虽然与日寇打了几次仗,不过最后都利用骑兵的速度成功撤退,避免了与日寇行会战。当然,从抢劫成果上来讲,第二军比第一军要好得多。当时,一第二军的骑兵甚至趁抢了织田信长的一批私,结果,搞了一批质量非常好的武士刀回来,被陈豫当作礼,送给了很多将军!

动,再次给日寇增添麻烦!

相比较而言,第二军与第一军的法相得益彰。如果当时第二军也采取与第一军相同的战术,那么,日后后方的战场上本就无法容纳这几十明军骑兵自由活动,结果,必然导致兵力密度过大,骑兵没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被日寇逮住机会,打几次会战,让明军骑兵蒙受惨重损失!

是大阪湾北面的一个重要港,是织田信长建立的这条防线的最南端。当时,织田信长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了大阪。只在神留下了一分牵制兵力。织田信长的计划是很明确的,不与明军的步兵军团行正面决战,利用大纵防御来牵制明军的攻。所以,织田信长将主要的兵力都放到了后方,预备队的数量充足,希望通过增防御纵,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来拖垮明军!

相反,陈豫这边,他没有跟着邓茂“学习。”陈豫将第二军的四个师分散,以师为单位,而每师有五千到七千人,然后,四个师分行动“专业”抢劫日寇防卫比较严密的粮草营地,攻击日寇比较大的军营,以及打击日寇有军队保护的运粮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