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在朝鲜驻扎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理由。
“日寇虽然已经被击溃,不过,倭国一日不灭,我等一日不得安宁。这次,我大明劳师动众,仅仅将侵朝的日寇歼灭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打到日寇的老家去,彻底消灭倭患。而朝鲜是进军倭国的最好路线,所以,明军还不能撤,至少不能全撤!”朱祁钰看了旁边的朝鲜国王一眼,又说道“当然,我也能体恤大明将士的感受,这次劳师远征,官兵们都很疲惫。所以,我认为,将明军集中在朝鲜南部的几个港口,比如釜山,蔚山等地比较合适。另外,为从两面夹击倭国,如果能够在济州岛上部署一部分明军的话,那就更好了!”
朱祁钰的意思是很明确的,明军不会撤出朝鲜,不过可以缩小在朝鲜的驻军范围。而且,明军集中在釜山,蔚山这些港口城市,以及济州岛,这样更方便明军通过海运来补充物资,而不需要跋山涉水,用庞大的人力,物力来保证作战物资的运送了。
朝鲜国王也明白朱祁钰的意思,最终他也勉强同意了这个办法,至少,这要比明军控制了朝鲜大半壁山河好得多吧。在解决了这个主要问题之后,其他的次要问题就好办得多了。
这次明军出师朝鲜,是为朝鲜作战,军费自然由朝鲜负担。虽然此时朝鲜国力疲弱,不过朱祁钰也算是“大方”答应朝鲜今后分二十年偿还拖欠的军费。当然,军费的利息得按照大明国内的利率计算,而当时朝鲜甚至连支付这笔巨额军费利息的能力都没有。最终一番商议下来,朝鲜国王同意想大明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将朝鲜的关税收入用来偿还利益,大明掌控朝鲜海关二十年。后来,为了解决这一军费问题,朱祁钰还授命丁用回去之后着手组建帝国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的手段来收回这批军费。
得到了这一巨大好处之后,朱祁钰也“慷慨大方”大答应,向朝鲜紧急提供一批粮食与生产物资援助,以帮助朝鲜百姓度过眼前的难关。
仗打了一年,朝鲜则两年出现粮食恐慌,大量的土地都被荒废掉了,如果没有大明的粮食援助,不知道有多少朝鲜人要被饿死!而朝鲜国王在得到了这一帮助之后,也表示,朝鲜今后将把多余的粮食,以朝鲜政府的收购价格出售给大明。也正是如此,后来朝鲜成了大明的粮仓,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
至于朝鲜国内的建设事务,朱祁钰没有让明政府出力。只要朝鲜完全开放国内市场,那大明的商人自然会发现这边的赚钱机会。而且,现在郑梦秋在江南办的纺织厂,商盟建的各种工厂都在寻求海外市场呢。
朝鲜本身就不缺白银,虽然眼前有一定的困难,不过这都是暂时的,对精明的大明商人来说,如果能够抓住这个市场,那么就会带来大笔的收入!可以说,当时朝鲜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朝鲜的工业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了大明的前面,这恐怕是朱祁钰都没有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