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只要本将军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带着你们战斗到最后一刻!”
目光转向阅兵台下所有四千将士,王朴声嘶力竭地大吼道:“本将军还要告诉你们,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王朴的兵,只要是我王朴的兵,在战场上就绝不允许抛弃兄弟,更不能放弃希望而逃跑!”
久违地热情开始回到三千老兵地眼中,王朴的话让他们重新燃起了找回尊严地渴望,作为一名士兵,没人想打败仗,更没人只想着溃逃,更没有想夹着尾巴当灰孙子,他们一样想打胜仗,一样想得拥有自己的尊严,他们变成现在这样其实都是情势所迫。
他们身不由己,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太渺小了。
不过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王朴和他们以前所遇到的所有明军将领都不一样,他敢带着一千多号人就去攻打建奴的老巢,为了救他的兵,他敢带着人去劫京师的法场,他还能把万岁爷御赐的免死金牌毫不犹豫地拿出来…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个与众不同的将军!
他们没想过要立什么大功,也没想过要发什么大财,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他们就是想跟着王朴混出个兵样,杀几个建奴,将来回了家乡再不会有人指着他们的脊梁骨说——这是个逃兵,这就够了!
紫禁城,乾清宫。
大同镇守太监张子安以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急信已经送到了京师,在信里张子安向王承恩禀报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因为赵三泰贪墨军饷,引起了大同镇边军的哗变,第二件事就是王朴在三家兵器作坊打造火器的事。
王承恩不敢怠慢,马上把这封书信呈到了崇祯帝的御前。
崇祯帝阅罢这封密信,问王承恩道:“承恩哪,这事你怎么看?”
王承恩道:“万岁爷指的是哪件事?”
“先说王朴的事。”崇祯帝道“你说王朴在大同的三家兵器作坊里赶造火器,他这是想干什么?”
王承恩道:“万岁爷,这事奴婢还真不好说。”
“说。”崇祯帝道“大胆地说。”
王承恩道:“万岁爷,这事说小不小,可说大其实也不大,眼下九边各镇的总兵们谁没有个几千私兵?驸马爷本来就是大同镇的总兵,王家又是山西首富,养几千私兵看家护院也没什么稀奇的,奴婢以为这批火器就是为了这些私兵赶造的吧。”
崇祯帝皱眉道:“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