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
	繁体
写一封信给荆湖南路地地方官员,但很快又打消了念头,让这个学生自己去闯荡,比之给他一封信要好得多。
“恩师,听闻除了倭国、高丽使者之外,大食也来了使者到我大宋,不知是真是假?”谈往自己的去向,赵景云又问起朝中大事。
若是旁人问起,魏了翁十之八九会不置可否,经过京华秘闻事件之后,他对于保密一事也是心有余悸,朝中大事都不敢告诉别人。但赵景云不同,一来这个学生见识不凡,与他谈话可以给自己一些启发,二来天子对这个学生也相当看重,并不把他当作普通士子看待。故此略一沉吟之后,魏了翁道:“确实,大食使者也住于馆驿之中,他是来与我大宋相约,夹攻蒙胡地。”
“昨日与倭国、高丽达成的盟约,不知内容如何呢。”赵景云又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要将我大宋与高丽、倭国关系定为今后大宋与各处蕃国关系的典范。”魏了翁笑道:“此事礼部出力甚大,郑尚书忙了近十日,才拟出整部规范来。”
郑清之这个规范完全是在赵与莒授意下拟成地,与此前中原王朝处置对蕃国关系不同,在这规范之中,将大宋与来朝诸国关系分为三类,其一是近蕃诸国,以高丽、倭国为代表,对这些国家的要求,首先是其国之君不得称天子、皇帝、至尊,只能称王,必须遥奉大宋天子为皇帝;其次是其国每年可派遣宋使至大宋来,学习大宋文章典籍、政治制度,并且在大宋礼部派驻的特使帮助指导之下建立与大宋相应地政治体制,其核心便是仁与礼;再次是遣宋使不是由其国君王指派,而是经大宋礼部官员进行考核之后,挑选通汉字、宋语的该国学子充任,为便于选择遣宋使,故此在这些蕃国中必须进行汉文、宋语教育,以汉文代替蕃字,宋语代替蕃语;其四是大宋对于此类蕃国有保护之义务,故此须于此类蕃国修建港口派驻水师,既保护使者商旅往来,又打击海盗与不法之徒;其五是大宋对于此类蕃国有财政支持之义务,即大宋不得禁止宋国钱钞进入这些蕃国,允许这些蕃国中贸易结算以大宋制钱或金元券等计算;其六是大宋对于此类蕃国有指导义务,即大宋须推进这些蕃国变革,引导其与大宋发展方向一致。
其二类是直辖之国,例如注辇、蒲端、婆、渤尼、真腊、拂等国,这些国家集中在南洋群岛,大宋凭借流求、麻逸、苏禄三路之力,当助其开化,易其风俗,引其人心向宋,感今大宋之恩义,而生归化之心思。为助这些国家,大宋当在其处择地建城,开设书院,广招少年,令其学汉字习汉俗,传布大宋恩泽。
其三类乃是羁縻之国,以大食、天竺等为代表,因为地方遥远的缘故,大宋只与其通商通使。
这三类划分,算是奠定了今后大宋处置对外国关系的基础,但是这三类划分之中,蒙胡、金国、夏国、大理、吐蕃、占城、交趾、三佛齐、吴哥等等国家并未纳入其中。
“陛下…之心非小。”听得这个之后,赵景云悚然动容:“这些未纳入之国莫非…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