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四零暗行密dao通chun来(3/3)

人耳目遍布内外,不如此无法避开。”

“奴知晓,能对官家有用,奴心中极欢快。”韩妤没有用“臣妾”自称,仍是“奴”以示不忘本之意。

“我过去了,你在此掩人耳目吧。”赵与莒笑着摆了摆手,然后将那间屋子里一处书柜用力推动,露出一条暗道来。他拎起马灯,进了那暗道,片刻之后,便自宫墙外的一间华屋中出来。

“官家来了!”

见到他,孟希声极是欢快,这条秘道虽不是第一次使用,但孟希声却是第一次在此见到赵与莒。自当初赵与莒入嗣沂王至今,算起来也有四年多未曾见面了。

“审言!”赵与莒见他神情既是欢快,又是敬畏,上去便给了他一个拥抱,就象当初在郁樟山庄时一般。孟希声自制力强,却也几乎激动得流出泪水来:自家大官人虽说已经是九五至尊,却仍待他们如以往一般亲近!

此时百姓,对于天子极是尊崇,况且孟希声自幼追随赵与莒,人生中最关键地成长时期,几乎都在赵与莒身边渡过,对于赵与莒地情感,却又是与普通百姓不同。念及当初,再想起他自一介没落了的宗室远支到今日成为一国之君,孟希声越发钦佩起来。

“官家!”

看了看赵与莒,他又唤了一声,赵与莒摆了摆手,面上地激动已经消失了:“在此处还是唤我大官人吧,听得顺耳些。”

“大官人,如今个头比小人都要高了呢。”孟希声试探着说了一句,见赵与莒仍是那神情,虽然最初的亲热模样不见了,他心中反倒觉得一热:自家大官人,虽是天子之尊,却仍是当年脾性!

“有四娘子写与大官人的信,还有方有财、陈子诚的。”孟希声想起正经事,慌忙拿出一叠信来,递与赵与莒,赵与莒一边看信,一边道:“说说流求如今情形吧,当着郑清之与侍卫之面,大石他们却不好说。”

“流求如今极好…”孟希声一边思量一边道。

自打流求开港之后,往来的商船便络绎不绝,此前去倭国、高丽,唯有自庆元府出海,如今有些泉州、广州的海商,在淡水补给中转之后,驶向倭国高丽。海商多了,不唯流求公署抽取的税额增多,而且流求所需地原料也更为充裕。特别是流求自施行《流求贷款协议》以来,先后向十六位有实力的海商放贷,这些海商凭着流求的支援,自闽广两地置购大量田地,专门种植棉花、桑树、茶树等经济作物,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充足的源材料与广大地市场需求,使得流求的各作坊不断扩大规模,最大的棉布织坊里,已经雇了足足六百名工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